文档详情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部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 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4-09-21约1.24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部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制定背景、起草过程等;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4号),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持承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部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的修订工作(计划号T-326),项目周期16个月。

(二)制定背景

果树蚜虫是果树生长期最常发的主要害虫之一,不科学防治将对果树叶片、幼果造成极大破坏,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多年来,随着环境条件和果树栽培模式的改变,对果树蚜虫的防治方法也在逐渐变化,现行的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部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GB/T17980.9-2000)在2000年5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有20余年,为更好的规范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田间药效试验,急需推进该标准的修订,满足相关农药新产品田间药效测试及农药登记管理的需要。

该标准规范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要求和

方法。该标准实施后,将更加科学的评价杀虫剂对果树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促进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和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起草单位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总体负责标准制修订各项工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相关项目工作。

(四)编写人员与分工

标准制定过程主要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人员参与资料收集、文本完成、市场调研、实验室比对、数据处理等工作。

(五)起草过程

2020年,标准起草单位开始标准修订的准备工作,成立了标准修订工作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拟订标准修订计划。面向全国农药试验机构、科研部门、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等单位公开征求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准则相关国家标准修订意见。

2021-2022年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专利、技术标准、发表论文等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团队前期的相关研究数据,完成标准修订初稿。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和建议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

2022-2023年,开展了田间试验和数据处理,初步形成了编制说明和标准修订初稿。

2023年12月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3〕64号),由农业农村部

农药检定所主持承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部分: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的修订工作,计划号为T-326。

2024年1-3月,进一步开展了标准涉及的相关方法优化和验证工作。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要求,起草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024年3月-8月,制标小组向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栖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3家同行单位依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方法开展了验证工作。

2024年9月,拟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递交给标委会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等主管部门,标委会等主管部门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面向农药管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推广使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行业从业人员等广泛征求意见。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修订国家标准时,还包括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

(一)标准的编写原则

该标准的修订遵循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标准条款及内容注重与果树生产实际以及蚜虫防控现状相结合,内容编排完整、层次划分严谨、文字准确简明。本标准旨在规范杀虫剂防治果树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为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提供准确的数据。

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标准的编写规则及表述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力求做到规范、统一。标准注意与国家已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协调,力争与国际接轨。

(二)提出本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的技术指标及方法是在已有的试验研究及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20)的要求,结合我国果树生产和果树蚜虫生物学特性,以及该标准的多年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原标准部分不足之处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