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3部分:杀虫剂防治水稻叶蝉 编制说明.pdf
《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3部分:杀虫剂防治水稻
叶蝉》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
202364
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号),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3
主持承担《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部分:杀虫剂防治水稻
(T-326)16
叶蝉》的修订工作计划号,项目周期个月。
(二)制定背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显示,我
国水稻种植面积为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28.97%,种植面积为43423.65
万亩、产量为20660.3万吨,约占全球稻谷总产量30%,位列第一。
水稻叶蝉是为害水稻的叶蝉类害虫的总称,是我国水稻上的一类重要
害虫,广泛分布于各稻区,尤以南方稻区发生为重。叶蝉以成、若虫
刺吸水稻植株汁液,对水稻造成直接危害,轻的使稻株叶鞘、茎秆基
部呈现许多棕褐色斑点,严重时褐斑连片,全株枯黄,甚至成片枯死。
在水稻抽穗、灌浆时期,成、若虫群集在水稻穗部取食,形成白穗或
半枯穗。此外,水稻叶蝉是多种水稻病毒及类病毒的介体,其传播的
病毒病对水稻的为害往往远重于直接取食,如黑尾叶蝉可传播水稻普
通矮缩病、黄矮病和黄萎病等。
3
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部分:杀虫剂防治
GB/T17980.3-20002000
水稻叶蝉》()于年颁布并使用至今,此标
准为确定防治水稻叶蝉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评价药剂防治水稻叶蝉
的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防治水稻叶蝉药剂的登记和安全合理使用
24
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标准实施至今已有年,未进行过修订。多年
来,随着环境条件、种植结构、栽培模式的改变,管理技术的提升,
以及考虑我国农药创制水平的进步和试验技术的发展,杀虫剂防治水
稻叶蝉田间药效试验操作规范与现行标准存在部分内容不相适应的
情况。为更好的规范杀虫剂防治水稻叶蝉田间药效试验,急需推进该
标准的修订,满足相关农药新产品田间药效测试及农药登记管理的需
要。
修订后拟进一步规范杀虫剂防治水稻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
要求和方法。实施后,将更加科学的评价杀虫剂对水稻叶蝉的田间防
治效果,促进农药新产品的研发和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主要起草单位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总体负责标准制修订各项工作,浙江省农
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农药管理处)参与完成相
关项目工作。
(四)编写人员与分工
标准制定过程主要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农药管理处)等单位的人员参与资料
收集、文本完成、市场调研、实验室比对、数据处理等工作。
(五)起草过程
2020年,标准起草单位开始标准修订的准备工作,成立了标准
修订工作小组,组织相关人员拟订标准修订计划。面向全国农药试验
机构、科研部门、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等单位公开征求农药登记药效
试验准则相关国家标准修订意见。
2021-2022年查阅了国内外有关专利、技术标准、论文等文献资
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团队前期的相关研究数据和公开征求的修订意
见,完成标准修订初稿。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
和建议对标准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
2022-2023年,开展了田间试验和数据处理,初步形成了编制说
明和标准修订初稿。
2023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