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专科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护理学》专科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基础是研究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及治疗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和相关的护理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讲授、演示、电教、练习、讨论等形式,通过提问、作业、测验、操作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本课程在第、学期开设,总时数为学时(含教学实习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知识教学目标 阐述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医院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满足护理对象各项需求的护理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能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能规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思想素质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护理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进一步形成现代护理理念。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学时分配
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成绩分为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成绩包括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包括操作项目总成绩和平时成绩(实习报告)。其中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50%,技能考试40%,平时作业和成绩占10%。
平时成绩由学生的理论课、操作课和临床实习表现构成,期终进行闭卷考试,时间地点由学校安排,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五、教学目标及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阐述护理专业化的开始及护理学的发展
2、说明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简述护理学包括的理论与实践范畴及其任务
4、叙述护理的工作方式
5、概述护理学基础的应用价值
6、叙述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二、教学内容:
1、护理学的发展史
2、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
3、护理学的内容、范畴
4、护理工作方式
5、护士的基本素质
三、教学学时:理论4学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自学、练习
五、教学评价:提问、作业、考核
第八章 环境
一、教学目标:
1、阐述环境的含义与范围、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
2、详细阐述病区环境的具体要求
3、、
1、叙述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内容
2、说出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正确完成铺床(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符合铺床的要求
4、正确实施各种搬运病人的方法,并使用平车、轮椅运送病人
5、
1、入院护理
2、出院护理
3、患者运送法
实习1:铺床(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
实习2:搬运病人(一人、二人、三人、四人)、平车、轮椅运送病人
三、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6学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录像、演示、自学、练习
五、教学评价:提问、操作、考核、作业
第十章 舒适
一、教学目标:
1、解释下列概念:舒适、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压疮、疼痛
2、说出构成舒适的四个方面
3、阐述各种卧位的特点、适用范围、原理
4、叙述口腔、头发、皮肤、晨晚间护理的目的
5、9、正确实施清洁及压疮护理的各项操作及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
1、舒适的概述
2、卧位与舒适
3、清洁与舒适
4、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5、疼痛护理
实习3:安置各种卧位;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实习4:保护具的使用
实习:口腔护理 实习:床上洗发 实习:床上擦浴 实习:压疮护理
四、教学方式:讲授、解析、点拨、演示、录像、自学、练习
五、教学评价:提问、测验、操作、考核
第十一章 休息与活动
一、教学目标:
1、简述休息的意义及满足休息的条件
2、简述睡眠的分期及各阶段的变化
3、识别常见的睡眠障碍
4、叙述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
5、指出活动的意义和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6、正确对病人的肌力和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7、说明全范围关节运动对人体的意义及实施要点
8、对病人进行正确的休息与活动的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
1、休息
2、活动
三、教学学时:理论2学时
四、教学方式:讲授、举例、启发、自学
五、教学评价:提问、作业
第十二章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教学目标:
1、解释课文中相关概念
2、叙述医院感染的形成环节、影响因素及控制手段
3、概述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说明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5、说明隔离技术的操作原则
6、概述各种隔离方法的实施要点和适用范围
7、描述供应室和消毒站的设置和工作内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