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制图(3学分)复习合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制图部分
复习
2015
1
题型
1.填空
2.尺寸标注
3.补画视图
4.读图,补画剖视图
5.改错
6 读零件图,回答问题,补画视图
7.装配图
2
重点掌握:
工程制图100点
4
5
2017-4-23
7
为了达到“正确”的要求,标注尺寸时基本要求
1.尺寸界线要引自图形的 轮廓线、轴线或中心线。
2.尺寸线与尺寸界线一般应垂直。
4.线性尺寸线与所要标注尺寸的线段相平行的。
3. 水平尺寸线的尺寸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上方,铅垂尺寸线的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左方。
5.大尺寸要注在外侧,小尺寸要注在内侧,以避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
6.应标注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2017-4-23
8
尺寸分类和基准
1. 尺寸基准 标注尺寸的起点就是尺寸基准。
2. 定形尺寸 确定组合体各组成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
3.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
4. 总体尺寸 组合体的总长、总宽、总高尺寸。
2017-4-23
9
尺寸基准
标注定位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1.交线上不应直接注尺寸。
(截割体、相贯体的尺寸标注)
2 对称结构的尺寸不能只注一半。
3 相同圆角(弧)及圆孔的表达
三、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1 相互平行的尺寸,要使小尺寸靠近图形,大尺寸依次
向外排列,避免尺寸线和尺寸线或尺寸界线相交
3. 同一个方向上连续标注的几个尺寸应该尽量配置在少
数几条线上,避免标注封闭尺寸
4 当形体的总体轮廓由曲面组成时,总体尺寸只能
注到该曲面的中心位置,同时加注该曲面的半径
总体尺寸要合理,清晰标注
2 相互平行的尺寸,应按大小顺序排列,小尺寸在内,大尺 寸在外。
题120
定位基准
长:左右对称面
宽:前后对称面
高:底平面
题121
定位基准
长:左右对称面
宽:前后对称面
高:底平面
题122
定位基准
长:轴线
宽:前后对称面
高:底平面
题124
说明
定位基准
长:右端面
宽:前后对称面
高:底平面
17
18
重点掌握:
一)平面立体的切割
二)圆柱体切割
三)圆柱相惯线
1. 根据已知的两视图判断出立体的空间形
状,想象出第三视图的基本形状
2. 找出圆柱的积聚性投影圆与截平面的交点
3. 利用三等找出截交线的具体位置
4. 利用边对中判断轮廓素线的有无
20
21
求作左视图。
求作俯视图。
求作俯视图。
求作俯视图。
作左视图。
作左视图。
求作左视图。
求作俯视图。
求作俯视图。
求作左视图。
求作俯视图。
根据直径的大小来判断相贯线的弯曲趋势,是否为特殊相贯
先找出第一、二点(两圆柱轮廓素线的交点)
再求第三点(大圆柱积聚性圆与小圆柱轮廓素线的交点)
判断可见性,擦除相应的轮廓素线
相贯
4 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
当直立圆柱直径大于
水平圆柱直径时相贯线
如何求作?
思考:水平圆柱直径大于直立圆柱直径
圆柱挖孔开槽的多种情况
1分析视图
2分析关键点
1′
2′
1′
2′
2′
1′
1′
2′
1′
2′
3′
4′
2′
1′
4′
3′
20 – 1(6)
21 – 1(7)
20 – 1(5)
重点掌握:
一)组合体读图
二)视图表达
1. 根据已知的两视图判断出立体的空间形
状,想象出第三视图的基本形状
2. 找出圆柱的积聚性投影圆与截平面的交点
3. 利用三等找出截交线的具体位置
4. 利用边对中判断轮廓素线的有无
2017-4-23
53
(1) 两表面平齐或不平齐
表面平齐贴合处不画分界线,否则应画出分界线。
(2) 两表面相交
相交处必须画交线.
两表面相切
相切处不画交线.
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1 叠加式、2 切割式、3 综合式
1. 叠加
叠加 是指把各组成部分按一定相对位置堆叠起来。
2017-4-23
54
5.2.1形体的组合方式-叠加3)相交
2017-4-23
55
5.2.1形体的组合方式-叠加2)相切
组合体的读图
看视图,分线框——分块
对投影,定形体——结合两个视图一块看,重点抓特征视图
综合起来想整体
逐个画出各个形体的视图——注意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
将立体分为底板+连接部分+主体分别读图
可将立体分为底板+连接部分+主体分别读图后再补上连接关系产生的漏线,或多线
组合体的读图
看视图,分线框——分块
对投影,定形体——结合两个视图一块看,重点抓特征视图
综合起来想整体
逐个画出各个形体的视图——注意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
将立体分为底板+连接部分+主体分别读图
可将立体分为底板+连接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