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制图零件图.ppt

发布:2017-01-28约1.09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 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 算术平均偏差Ra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z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表面轮廓的构成 表面轮廓 粗糙度 波纹度 形状误差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及术语 4. 有关检验规范的基本术语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在轮廓表面选取的适当测量长度称为取样长度。用于评定轮廓的,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的测量段称为评定长度。 (2)轮廓滤波器和传送带 将轮廓分成长波和短波成分的仪器称为轮廓滤波器。由两个不同截止波长的滤波器分离获得的轮廓波长范围称为传输带。 (3)极限值判断规则 分为两种 16%规则 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全部参数值中超过极限值的个数不多于总个数的16%时,该表面是合格的。 最大规则 当被检表面测得的参数值一个也不应超过极限值。 16%规则是默认规则,应用最大规则时须在数值前加注“max”或“min”,如Ra max 0.8 表示应用最大规则,Ra 0.8 表示应用16%规则。 二、表面粗糙度的图形符号 在完整图形符合上加上一个圆圈,表示视图上构成封闭轮廓的各个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二、表面粗糙度的图形符号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 基本符号加一短画,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基本符号加一小圆,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 在上述三个符号的长边上均可加一横线,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符 号 意 义 及 说 明 三、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形符号中注写位置 位置 a 注写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 位置 a 和 b a 注写第一表面粗糙度要求 b 注写第二表面粗糙度要求 位置 c 注写加工方法,如“车”、“磨”、“镀”等 位置 d 注写表面纹理方向,如“=”、“×”、“M”等 位置 e 注写加工余量 为了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除了标准表面粗糙度参数和数值外,必要时应标注补充要求,包括传输带、取样长度、加工工艺,表面纹理及方向、加工余量等。 * 表面纹理方向 * 表面纹理方向 四、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示不允许去除材料,单向上限值,默认传输带,R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0.8 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16%规则(默认)。 表示去除材料,单向上限值,默认传输带,R轮廓,轮廓最大高度的最大值为0.2 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最大规则。 表示去除材料,单向上限值,传输带0.008~0.8mm,R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 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 16%规则(默认) 。 参数代号与极限值之间应留空格,未标注传输带应理解为默认传输带 极限值单向向上,可不标注“U”,若单向向下,则应加注“L” 传输带“0.008-0.8”中的前后数值分别为短波和长波滤波器的截止波长(λs-λc),以示波长范围,此时取样长度等于λc,即lr=0.8mm。 代号示例 含义/解释 补充说明 表面粗糙度符号中注写了具体参数代号及参数值等要求后,称为表面粗糙度代号 四、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示去除材料,单向上限值,传输带0.0025~0.8mm,R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为3.2 μm,评定长度为3个取样长度(默认), 16%规则(默认) 。 传输带仅注出一个截止波长值(本例0.8表示λc值)时,另一截止波长值λs应理解为默认值,由GB/T6062中查知λs=0.0025mm。 表示不允许去除材料,双向上限值,两极限值均使用默认的传输带,R轮廓,上极限值:算术平均偏差为3.2 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最大规则。下极限值:算术平均偏差为0.8 μm,评定长度为5个取样长度(默认),16%规则(默认) 。 本例为双向极限要求,用“U”和“L”分别表示上限值和下限值,在不致引起歧义时,可以不加注“U”和“L”。 代号示例 含义/解释 补充说明 五、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图样中的注法 1. 表面粗糙度代号对每个表面只标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尺寸及其公差的同一个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注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是对完工零件表面的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