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8约1.5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微处理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重要。作为微处理器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机激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的验证中,帮助开发人员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和漏洞,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然而,传统的随机激励技术只关注单个输入寄存器,无法满足在面向微处理器的验证中需要涉及多个寄存器之间的关联关系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微处理器验证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新的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以确保微处理器设计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

1.综述现有的随机激励技术以及其在微处理器验证中的应用;

2.探索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思路,包括不同层次寄存器之间的关联关系等;

3.建立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模型;

4.设计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实验验证;

5.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出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达到的成果包括:

1.探索并总结现有随机激励技术的优缺点;

2.提出一种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

3.实现并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分析和总结该技术的特点和优劣,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对现有随机激励技术进行全面的文献综述,总结各种方法的利弊;

2.算法设计方法:提出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思路,并编写相关的算法;

3.模型建立法:建立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模型,用于实验验证;

4.实验验证法:针对该技术进行实验验证,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进度安排

1.第1-2周:对现有随机激励技术进行文献综述;

2.第3-4周:提出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设计思路;

3.第5-6周:建立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分层随机激励技术的模型;

4.第7-8周:完成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

5.第9-10周: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优缺点并提出建议;

6.第11-12周:进行论文撰写和修订。

六、参考文献

1.MichaelS.Hsiao,Chih-ChiangWei,andRabiN.Mahapatra.(1998).ATPGforsequentialcircuitsusinginput-output-andstate-transitionrelationships.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AidedDesignofIntegratedCircuitsandSystems,17(1):1-15.

2.高卫东,蔡锐.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随机激励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7,43(10):8-12.

3.Khursheed,S.,Khan,M.U.(2010).SystematicapproachtoregistertransferlevelATPGofhard-to-detectstuck-atfaults.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AidedDesignofIntegratedCircuitsandSystems,29(4):547-551.

4.冯昊,马涛.面向微处理器验证的ATPG算法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9,(7):1-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