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气相色谱法-医捡6学时(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案例: 报导:99年比利时发生食品污染事件 污染物是什么?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 1. 分析流程及常用术语; 2.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3.总分离效能指标R ; 4.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5.色谱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熟悉 1.色谱仪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 2.固定相的分类、要求及选择原则; 3.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 1.气相色谱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2.常用的固定相(固体固定相、固定液和载体); 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4.检测器的性能指标。 习题 P208, 1~13题 色谱峰可用三项参数来描述: 4.区域宽度——色谱柱效参数 标准偏差σ: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距离的一半 σ→0.607h处峰宽的一半幻灯片 46 σ↓小,峰越窄,柱效↑ 峰宽Wb:正态分布色谱曲线两拐点切线与基线相交的截距幻灯片 46 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三个参数来表示: 1.峰的位置(保留时间),用于定性; 2.峰高(h)或峰面积(A),用于定量; 3.区域宽度,用来衡量色谱柱的分离效果 分配系数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 定义?公式?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达到分配平衡时,组分在固定相 (s) 与流动相 (m) 中的浓度 (C) 之比。 1956年荷兰化学工程师van Deemter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纵向扩散项 B/u 影响因素: u , B=2?Dg n,r21,k对R的影响由下图可看出: 主要内容: 1.分析流程: 气相色谱仪分几大系统、各部分的作用 2.色谱法基本术语、参数、指标: 保留值: tR tM tR’ r21(选择性因子) 分配系数K、分配比k (容量因子) 固定相的类型 固体固定相 液体固定相 固定相的选择 色谱柱的类型 要求: 固定液的分类: 二、固定液的选择——相似性原则 色 谱 柱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作用:将载气中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恰能产生二倍噪声信号(2RN)时,单位体积载气中或单位时间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 二、常用检测器 常用检测器?各适合测什么组分? 操作条件选择及注意事项: 2.电子捕获检测器—浓度型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ECD) 分离效能指标 分离条件的选择 ki、n和r2,1对分离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主要内容: 第三节 色谱柱: 液体固定相 载体 作用、常用载体(红色担体、白色担体) 固定液 要求 固定液选择、组分流出顺序 色谱柱老化的目的 主要内容: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检测器性能指标 常用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FID); 电子捕获检测器( ECD); 火焰光度检测器( FPD) 名称、英文缩写、各自特点、 应用 主要操作条件 载气 色谱柱 温度 进样 3. 温度 气化室温度:等于或稍高于组分的平均沸点。 检测室温度:与气化室温度大致相同。 柱温及控制方式: 柱温:低于气化室、检测室温度30℃~70℃。 在良好分离,分析时间适宜,不拖尾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柱温。 图 用毛细管柱分析玫瑰精油的气相色谱图 第七节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2.相对校正因子:fis 某物质i和基准物质s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 (三)定量计算 常用的定量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前提:试样中所有组分都出峰 设: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同系物,直接用峰面积。 优点: 简便,准确; 色谱条件变化影响小; 进样准确性不影响结果。 缺点: 所有组分必须都出峰 已知所有组分的校正因子 不适合微量组分的测定 优点: ①准确; ②只需内标物及待测组分出峰; ③适合测定复杂试样和微量组分。 缺点:麻烦,需fis,需选内标物 内标物的选择: a)和试样结构、极性相近,和待测物峰邻近; b)试样中不含有,并和各组分完全分离; c)纯; d)与样品互溶、不反应。 (2)内标对比法(内标一点法): 一个浓度标准溶液(Xi %)标准对照+内标物(ms) ? 进样 试样(Xi %)试样+与同量的内标(ms)?进样 三、应用示例 (一)工业废水中苯系物分析 2. 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已知物对照法 tR样,tR标 对照 定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