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0约1.4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方法,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其中,基于T-S(Takagi-Sugeno)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T-S模型,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并且使用模糊逻辑对模型进行控制,可以克服传统控制算法难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控制的缺点,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文将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为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T-S模型的建立:介绍T-S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建立方法,探讨如何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为一系列局部线性系统,并将其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线性系统,为后续的模糊控制做好准备。

2.模糊控制器设计:介绍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考虑到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一般都存在不确定性或者噪声等因素,需要在模糊控制器中引入相应的修正因子,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3.控制效果分析:通过对不同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比较模糊控制器与传统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模糊控制器的优点和不足。

三、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该算法的应用价值和实现效果。

2.通过对模糊控制器的性能进行分析,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

3.本文通过对模糊控制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控制器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四、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学建模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具体方法如下:

1.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的理论和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2.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控制方法的适应性和实现效果。

3.在MATLAB或者Simulink等仿真软件平台上搭建不同系统模型,并进行性能仿真分析。

五、预期成果

1.利用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算法,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分析不同系统模型的特点和性能,总结模糊控制器的优缺点;

3.设计实现不同控制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对不同方案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4.提高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价值和实现效果,为控制器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六、进度安排

阶段完成时间

选题第1周

研究文献第2-3周

建立系统模型第4-5周

设计控制算法第6-7周

仿真分析第8-9周

论文撰写第10-12周

论文修改与提交第13-14周

七、参考文献

[1]李亚兵,等.基于T-S模糊控制的风能发电机组光伏充电系统[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19(6):14-19.

[2]朱盼达.基于改进T-S模糊控制算法的碳纤维拉伸测试仪[D].南昌大学,2016.

[3]周伟东,等.基于模糊PID和T-S模型的光源亮度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5,39(7):155-160.

[4]魏伟,等.基于模糊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3):91-97.

[5]李成义.基于T-S模型的模糊控制器在线建模算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4,33(4):45-4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