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胆结石的预防》word版.doc

发布:2019-01-26约4.2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胆结石的预防及治疗 标签: HYPERLINK /bzhuanjia-dannangjieshi.htm \t _blank 胆囊结石 HYPERLINK /doc/songyongzj/wenzhang/83.htm \t _blank 医学科普 | 作者:宋勇 | 发表时间:2013-08-07 22:59:40 HYPERLINK /b-danshizheng.htm \t __blank 胆结石的预防及治疗 HYPERLINK /b-dannangjieshi.htm \t __blank 胆石病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胆结石”,又常被称作 HYPERLINK /b-danshizheng.htm \t __blank 胆石症。它是指胆囊、肝脏、胆总管等部位发生了结石。根据发生结石的部位,胆石病常常可分为 HYPERLINK /b-dannangjieshi.htm \t __blank 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病、肝胆管结石病或者上述多部位同时并发。胆石病的临床表现以右上腹胆性绞痛、黄疸和发热为三大主证,其疼痛往往于夜间、饱餐后或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发作,疼痛可向右肩或右肩胛部放射。 胆结石是如何产生的 一般认为胆结石的产生与胆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的理化成份改变有关。胆结石发生于患者的胆囊、肝内胆管和胆总管内,种类和成份不完全相同。胆结石大小不一,小的细如泥沙,大的可整枚充满胆囊,如鸡蛋一般。按结石成份来分,胆结石可分为三种类型: 1、胆固醇结石:其主要成份是胆固醇;2、胆色素结石:其主要成份是钙盐、胆红素等;3、混合性结石。 胆结石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患者体内胆汁成份有改变,胆盐浓度降低,胆固醇超饱和,胆汁内糖蛋白含量增高,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汁流体动力学改变,胆固醇合成的遗传因素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而胆管结石多与 HYPERLINK /b-dandaohuichongbing.htm \t __blank 胆道蛔虫,胆道感染、狭窄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更加明显。偏远农村胆道结石相对多见。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胆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10%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些地区发病率更高达16%以上)。 胆结石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儿童少见,一般中年以上者多见,女性偏高于男性。城市较农村高,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高, HYPERLINK /b-gaozhixuezheng.htm \t __blank 高脂血症者较血脂正常者高。 以下几类人最容易患胆结石:中老年人(一项统计表明,6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高达28%以上);40岁以上女性;经常不吃早餐者;嗜甜食者;高脂饮食者;长期素食者;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HYPERLINK /b-ganyan.htm \t __blank 肝炎病人; HYPERLINK /b-feipangzheng.htm \t __blank 肥胖者; HYPERLINK /b-tangniaobing.htm \t __blank 糖尿病患者;有家族病史者;经常吸烟、酗酒、口服 HYPERLINK /b-biyun.htm \t __blank 避孕药及服用麻醉药品者。 如何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针对胆结石发生的病因,预防胆结石,应考虑以下因素。 1、宜平卧或向右侧睡,如左侧睡时胆囊口朝下方,结石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从胆囊落入胆囊颈部而发生嵌顿,引起胆绞痛发作。 2、平时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以减少胆囊素的释放。发作期忌食油腻与辛辣之食品,饮食以少吃多餐为宜。 3、忌饮酒,少吃糖。 4、常吃能抑制胆结石的食物,如生姜、青菜头、菠菜、春笋、洋葱、番茄、莲花白、四季豆、大青椒、玉米、南瓜、白萝卜、藕等。 5、常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黄绿色的蔬菜、西红柿、胡萝卜、玉米等。 6、要重视早餐。不进早餐,胆汁分泌减少,胆酸含量降低,与胆固醇的比例失调而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7、既不要劳累过度,也要进行适当的体力劳动和锻炼,以减少胆汁淤滞而加重病情。 8、保持情志的舒畅,使胆汁分泌正常,不易淤滞。 9、发胖者要注意减肥。 10、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 11、进餐后不宜立即睡眠或久坐不起,可以散步或轻轻按揉右上腹部,促使胆汁的分泌与流畅。 12、在蛔虫症高发区或蛔虫患者应重视预防并积极驱虫。有资料表明,胆石之中70%是由蛔虫卵或蛔虫残体组成。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是首选 B超为常规检查仪器,可以确诊。当病人出现类似于胆结石病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确诊后及早采取有效治疗手段。 胆囊结石有一少部分可以无任何症状,但大多数会有右上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