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技术之路线定位公路中线施工放样.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情景一:路线定位 公路施工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两大方面的内容。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进行施工测量放样,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 1.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 2.公路中线施工放样 3.路基横断面的放样 4.路面的放样 5.涵洞、桥隧等构造物的放样 知识点一: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项目1:已知距离的放样结合现场情况,先进行钢尺的各项改正,反算出放样的尺面长度,然后按这一长度从起点开始沿已知方向定出终点位置。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D′—钢尺名义长度; D—钢尺实际长度; ΔL0—尺长改正数; ΔLt—温度改正数; ΔLh—倾斜改正数。1.垂线改正法 如下图所示,先按盘左盘右分中法初步放样,定出 ,再用经纬仪观测 数个测回,求出各测回的平均角值β1,当β与β ′的差值超出限差Δβ时,则需改正C的位置。改正时可根据AC的长度和计算其垂直距离 然后过C点作AC的垂线,在垂线方向上量出CC1的长度,定出C1点,则即为放样的水平角。若为正,则按顺时针方向改正C1点;若为负,则按逆时针方向改正C1点。为检查测设是否正确,还需进行检查测量。项目2、已知水平角的放样 2.盘左盘右分中法 设OA为已知方向,要在O点以OA为起始方向,顺时针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角。具体的测设方法是:在O点安置经纬仪,盘左位置照准目标A点,并将水平度盘配置在 0°。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β,沿视线方向在地面上定出B′点。为了检核和提高测设精度,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并沿视线方向定出B″点,取B′和 B″的中点B,则即为设计的角值。这种方法又称为正倒镜分中法。路基的断面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项目3:已知高程的放样 已知高程的放样是根据施工现场已有的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将设计的高程测设到地面上,即根据一个已知高程的点,来测设另一个点的高程,使其高差为所指定的数值。水准测量法 A为已知水准点,其高程为HA,B为待测设高程点,其设计高程为HB 。将水准仪安置在A和B之间,后视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a,则B点的前视读数b应为视线高减去设计高程,即:2.三角高程法3.垂吊钢尺法 若待测设高程点的设计高程与已知高程点的高程相差较大,可采用此法。 项目4:已知点的放样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指在建立的极坐标系中,通过待测点的极径和极角,也就是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经纬仪配合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设。 如图所示,A、B为地面上已有的控制点,其坐标分别为xA,yA和, xB,yB;欲测设P点,其设计坐标为xP,yP 。则: 2)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当施工现场已建立互相垂直的基线或方格网时,可采用此法。3)距离交会法4)角度交会法5)全站仪法 采用全站仪测设时,将全站仪置于测设模式,向全站仪输入测设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再输入待测设点的坐标。准备工作完成后,用望远镜照准棱镜,按相应的功能键,即可立即显示当前棱镜位置与待测设点的坐标差。根据坐标差值,移动棱镜的位置,直至坐标差为零,这时所对应的位置就是待测设点的位置。 知识点二:公路中线的施工放样 本章学习要点: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的复测;对高等级公路,用导线控制点恢复公路中线的方法;对低等级公路,用路线控制桩恢复公路中线的方法;纵断面的施工放样等内容。一、概述 路线中线施工放样就是利用测量仪器和设备,按设计图纸中的各项元素和控制点坐标(或路线控制桩),将公路的“中心线”准确无误地放到实地,指导施工作业,习惯上称为“中线放样”。 一般有两种方法:①用沿线导线控制点放样;②用路线控制桩(交点、直圆、圆直等点)放样。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规定,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用坐标法恢复路线主要控制桩。实际应用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勘察设计,均沿路线建有导线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故可采用导线控制点放样中线。项目1:控制点复测 控制点复测是施工测量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导线控制点和路线控制桩的复测。 1.导线控制点的复测、补测和移位 1)导线控制点的复测 导线控制点的复测主要是检查它的坐标和高程是否正确。检测方法如图所示:第一步:根据导线点1~n的坐标反算转角(左角)β2~βn-1和导线边长S1~Sn-1. 第二步:实地观测各左角β′i+1及导线边长S′i。角度观测可取一个测回平均值,边长测量可取连续测量3~4次的平均值。当观测值和计算值满足下式: 第三步:水准点高程的检查 在使用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水准点高程的检查和水准测量的方法一样。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准点闭合差按四等水准( )控制,二级以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