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0章外币折算..doc

发布:2017-01-21约1.88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章 外币折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阐述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近3年考题为客观题,分数适中,属于比较重要章节。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记账本位币的确定;(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掌握接受外币资本投资的会计处理;(2)掌握资产负债表日货币性项目的折算和非货币性项目的折算;(3)掌握外币财务报表中各项目折算所用的折算汇率;(4)本章内容可与借款费用结合出主观题。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年度 题型 2007年 2008年 2009年(新制度) 2009年(原制度)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1 1 5 5 4 4 多项选择题 1 2 合计 3 5 4 2010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没有变化。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记账本位币的定义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例题1·单选题】我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为欧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企业以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属于外币交易 B.该企业以欧元计价和结算的交易不属于外币交易 C.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欧元 D.该企业的编报货币为人民币 【答案】C 【解析】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2)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3)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三、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一)境外经营的定义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二)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性; (2)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3)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4)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例题2·多选题】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在选择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2007年考题) A.境外经营所在地货币管制状况 B.与母公司交易占其交易总量的比重 C.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现金流量 D.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付现有及可预期的债务 E.相对于境内母公司,其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答案】ABCDE 【解析】上述选项均正确。 四、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第二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 (一)外币交易的概念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二)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 1.将外币金额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 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计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外币 人民币 买入价 卖出价 US$100 670 680 中间价 $1=¥6.75(即期汇率)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