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外币报表折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外币报表折算 缺陷: 在未改变计价原则的条件下,折算结果失去意义 优点: 这一方法较流动与非流动法有较大改进,能够反映汇率变动对不同资产、负债项目的影响。 缺点: 在确定各项目的折算汇率时所依据的仍是对报表项目的分类,而没有充分的依据说明这种分类与不同折算汇率的选择之间的直接关系。 外币报表的折算涉及的主要是会计计量问题,而不是分类,因此,货币与非货币法没有解决外币报表折算的实质问题。 时态法是针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缺陷提出来的,它以各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折算汇率的选择有一定的灵活性。它不是对货币与非货币法的否定,而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 不足: 1、它把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一旦汇率发生了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 2、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四节 外币报表折算举例 见教材:四种方法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一般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资产负债表项目重述 货币性项目——不需要重述 通过协议与物价变动挂钩的资产和负债——按协议约定进行调整 非货币性项目 以资产负债表日的计量单位列示的——不需要重述 (如:存货如果已经以可变现净值列示) 其他的——应自购置日起以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 利润表项目重述 所有项目都需要自其初始确认之日起,以一般物价指数变动进行重述,产生的差额计入当期净利润。 * * ? ?第一节 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及其主要会计问题 ?第二节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第三节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的处理 ?第四节 外币报表折算举例 ?第五节 各国对外币报表折算的有关规定 主要知识点 四种基本的折算方法 外币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外币利润表的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报告 第一节 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及主要会计问题 一、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 外币报表折算的含义: 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公司,使用其记账本位币来重新表述会计报表中按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换算为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外币报表折算的时间: 在编制合并报表前就必须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进行折算,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表示的会计报表。 外币报表折算的意义 (为什么要对外币会计报表进行折算) 编制合并报表的需要 向国外股东和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适合其使用的报表的需要 在国外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需要 二、外币报表折算的主要会计问题 1. 外币报表折算汇率的选择 2. 外币报表折算损益的处理 同一时间条件下的不同汇率 现行汇率 历史汇率 平均汇率 不同会计项目发生的时间不同 外币贬值 外币资产项目产生损失 外币升值 外币负债项目产生利得 外币负债项目产生损失 外币资产项目产生利得 第二节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时态法 现行汇率法 四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四种方法的基本评价? 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的主要区别 重点思考 一、现行汇率法 (Current Rate Method) 资产负债表项目: 所有资产、负债项目——报表编制日的汇率折算 资本项目——按收到资本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留存收益——为轧算的平衡数 收益表项目: 收入和费用—按确认这些项目时的汇率折算(或平均汇率) 外币折算损益: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并逐年累积下去——递延。 将资产与负债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同等看待 优点: 第一,反映现实的价值。 第二,折算方法简单易行。 第三,保持报表原结构不变。 二、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Current-noncurrent Method) 将资产与负债项目分为流动性项目与非流动性项目两大类: 流动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 非流动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 资产负债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