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修2,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x

发布:2017-06-30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双齿木耒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唐朝的曲辕犁——中国的耕犁技术相当完善;2、耕作方法、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②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 ①两汉:一年一熟 ②宋以后:江南的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耱;“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筒车;风力水车;翻车的模型;4、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5、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 唐朝:筒车 宋朝:高专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6 、农耕方式 西周: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 ;3.特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 稳定性:农工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合作 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脆弱性: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消极:;1、 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汉朝以后,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 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隋唐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犁耕的成熟; 5、春秋战国时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