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设计的哲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探讨设计领域审美规律的学科。把美学广泛应用到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种应用美学。功能美、科学美、技术美 1、功能之美 功能即使用价值,是产品之所以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根本的属性。 满足人需要,合目的性 满足、愉悦 美(功效之美) 产品的功能之美,以物质材料经工艺技术加工而获得的功能结构的价值为前提,以与之相适应的感性形式的统合而确立。功能美的因素,一方面与材料本身特性的发挥联系着;另一方面标志着感性形式本身符合美的形式规律。 功能美的发展过程: 19世纪以前 美与功能、与实用价值无关 美与艺术都是超越于生活和功能之上的 20 世纪后 工业美、功能美成为现代产品美学、设计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功能美最本质的内容是实用的功能美。 本世纪初在设计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功能主义”思潮。 ⑴、凡是有用的东西都是美的 明确表现功能的东西就是美的。 19世纪末 沙利文 “形式服从功能” 卢斯 “装饰即罪恶” 米斯·凡德洛“少即多”——20世纪40、50 年代 国际主义——减少主义 功能与功能主义 ⑵、合目的性就是美的 不排除装饰元素 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物的有用性和功能价值各有特点,从美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而言,只要真实而完善地表达了结构和功能的形式,没有虚饰,又充分考虑到人的合理要求,无论形式出于什么层次,都可以说是一种美的形式,或具有美感的形式。 hans gugelot 2、科学之美 当代著名科学家彭加勒 “科学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为这样做很有用。是因为从中得到了乐趣,……得到乐趣是因为它美……我指的是本质上的美,它根源于自然各部分和谐的秩序并且纯理智能够够领悟它” 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是在探求美,认为“终极设计者只会用美的方程来设计这个宇宙” “自然在她的定律中向物理学家展示的美是一种设计美” 科学家和艺术家一样,都以自己敏锐的直觉和智慧去探求大自然和人生命历程中的美。“艺术和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的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李政道) 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艺术家与科学家都同样追求着美,那么,科学家可说是在寻求和发现,而艺术设计家则是在寻求和创造。 3、技术之美 技术美介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主要指机械工业技术的美。也包括手工技术之美。 技术美与功能美有着内在的连接和一致性。 技术在工艺造物中是作为过程和手段而存在的,它存在的具体化只有在对象上才能得到反映,它的美也只能在对象物上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就是必须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 1、工艺材料:对材料的运用、加工技术、形式与物质材料的性能一致、胜任或适合使用。 2、工艺技术通过加工材料,成就物形,是以美的规律为基础的,工艺造物的形体、色彩等感觉的要素是通过技术构造的形的要素,也是技术美的具体形式。 大机械工业技术的美:简洁、整体、轻快、风格一致,无不必要的装饰和附饰,材料、结构、功能、形式合体而和谐。 手工技术美:柔性、灵性的美,人情的美。 技术美具有功利性、物质性和情感性。 功利性来源于它的使用价值。它的美建立在实用功利的基础上。 物质性来源于对材料的选择、加工制作。 情感性:在使用过程中使人欣赏到立体的创造力量与创造才能,人与工巧美、技术美之间形成了一种情感认同。 也是设计师对生活的美好情感的物化结果。 當竹子遇上高科技—竹影燈舞 竹碳应用技术突破—New Black 竹碳开发应用是当今产业界和设计界 最热门的话题,透过天然的竹碳材质、 具有可回收的环保特性,及对身体的 保健效果,其高附加价值已在南投竹 山掀起一波产业新革命。看好竹碳材 质可塑性、造型曲线变化多样性,设 计師将竹碳打造成可回收杯具,并结 合竹山当地特色,让游客印象深刻。 竹碳制品为业者开创一条全新的产品线, 未来业者将逐步开发竹碳系列商品,扩 大市场需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