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摘要:采用调查问卷、根据需要设计了两份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对全校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中选定厌学体育的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整理。旨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较浅的认识。
关键词:体育心理 学校 师生关系 厌恶体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你想过师生关系对你授课的质量影响很大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作机械的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启发和培养他们的正确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想就在体育课中如何运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全校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中选定厌学体育的学生进行研究,对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与整理。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专著;通过网络查阅有关中学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素质、学生学业负担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我校学生厌学体育课程影响因素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
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设计了两份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体育教师调查问卷。
逻辑分析法:运用分析、综合、类比、归纳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和统计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学厌学体育课程学生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通过查阅大量的有关书籍文献,同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厌学体育指的是学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厌倦、逃避、怠工、懒惰、自卑等情绪的综合心理现象。在研究中,将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分为5种类型:很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讨厌。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汇总情况,把不喜欢和讨厌体育课程的学生界定为厌学体育课程的学生,并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
学生对体育课程态度情况调查表
很喜欢喜欢 一般 不喜欢讨厌 总计 二年级 20 264012298三年级97651710100总计 字串4 29331052912198
如表所示,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很喜欢体育的学生29人,占总人数的14.6%;喜欢体育的学生有33人,占总人数的16.7%;对体育持一般态度的学生有105人,占总人数的53.03%;不喜欢体育的学生有29人,占总人数的14.6%;讨厌体育的初中学生有12人,占总人数的0.61%。
学习压力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热情的影响
? 字串1 影响 % 不影响 % 字串198人 15276.8 46 23.2如表所示,在厌学体育的学生中共有152人认为学习压力影响他们参加体育的积极性,占总人数的76.8%,超过了学生人数的一半。同时通过谈话访问,笔者了解到,这些学生也会因为没有时间和就业的压力而不能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更不要说对体育课程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了。因此,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深深的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在以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中,体育学科是一个被忽视、被挤压的学科,一是应试教育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英才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二是应试教育在考试指挥棒的舞动下,考什么教什么,上行下效,只用应付考试的一种模式来教育学生,结果忽视、压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与体育特长的发展。三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一切围着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学生转,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严重挫伤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
3.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可分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两种,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例如:他们看到,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正在做各种活泼的游戏,一场激烈的精彩的篮球赛在进行着时,会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学习要求,即直接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种动机是不会持久的,一旦在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之后,就会消失。而间接动机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会的需要所产生的,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