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二零一二年的日记.docx
白痴张张2012年的日记
今天意外的看了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感慨良多,觉得很多美好的东因为自己的懒散而失去了最好的记录机会,于是又一次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这种冲动的情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至于下一次什么时候发生我也不知道。
我想坦白的毫不隐晦的说说自己最近的情况,虽然情况并不怎么样。我最近沉迷于游戏,偏向于格斗射击一类带点暴力又血腥的,至于为什么我没有考虑过,如果对心理学有点研究的人看到这里或许可以揣测到我最近情绪上的蛛丝马迹。但是你揣你的,我玩我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OK,我自诩是个好学之人,但凡见到什么新奇的东西总是忍不住的想要把玩一番,至于后续大多都是有始无终,毕竟作为一个凡人,我对事物的新鲜感是有限的。记得小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没有导师,那研究起来是比较费力不讨好的。人是不能随便和自己过不去的。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反正我就是这么一个我行我素的人,用丁丁的话来说就是你有什么意见啊有什么意见说出来啊我们可以一起解决啊,丁丁每次说这句话的时候都是不带标点符号的,所以解决起来也丝毫的不拖泥带水,因为她通常的方法都是先把我给解决了。由于本人向来是胸怀宽广肚可撑船额可跑马所以对这种小事情我一般都是一笑了之,不知道丁丁在闲暇的时候想到这些会不会觉得有一点惭愧,一点就够了。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只是仅仅只是想强调一下我的脾气是得到我老爸的真传的好得出奇。我是窝在某个我不常出现的小区的26楼不知道是什么朝向的沙发里抱着我这个破笔记本写下来的。提到沙发,这让我想起了家。
在我小时候曾经把奶奶的沙发蹂躏的不成沙发形状,我记得自己总是穿着鞋子爬上去扶着后面的靠垫憋足了劲的跳啊蹦啊的,体验着被沙发底下的弹簧弹得快要飞起来的感觉,然后我奶奶就把我飞下来。平时爷爷经常用三字经来教育我,说融四岁,能让梨,意思就是孔融四岁能把梨子让给别人吃。姑且不论孔融小弟弟喜不喜欢吃梨,我觉得好东西就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也不比孔融差啊,于是就发动全家族的小孩一起去跳,然后就出现了我的堂弟堂哥堂妹堂姐们被奶奶飞下沙发的惨剧。后来的后来那个沙发大概是厌倦了我们乐此不疲的蹂躏,等不到我们长大懂事爱护财务在某事某刻绝望的放弃了抵抗从此一蹶不振。后来长大后我奶奶总是指着那个沙发坏掉的区域对我们一帮子孙子说:你们看,这都是你们小的时候干的好事。然后我们就很高兴,像是解放了全中国一样。
关于我奶奶这个人我还是想多说几句,毕竟奶奶那个年代能够给她写点什么东西的人少之又少,就算是有也不见得就真的会写点什么,我在若干年前曾经无耻的问过爷爷有没有给奶奶写过什么情书之类的东东也问过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奶奶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姑娘,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答案。若干年后我才发现症结所在,俗话说的好姜还是老的辣,爷爷往往在我问这些无聊的问题的时候会给我讲个让我着迷的故事,然后我就忘了刚刚问的是什么问题或者根本就不记得刚刚有问题甚至是刚才干了什么都忘记了。但是像老奸巨猾老谋深算之类不太光明的词语是不能够用在我爷爷身上的,就算是我吃过爷爷的亏,但是毕竟我是他孙子,孙子就要有个孙子样,爷爷那本老的要风化掉的增广贤文里还有句叫吃亏是福的说法呢。有点扯远了,回车一下:
我奶奶在我印象中就跟三国时的诸葛亮一样,举手投足之间都透着一股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仅仅有条,总能在事情发生之前预料到点什么。小时后我把生平所学的谜语啊什么的说给奶奶听无一能难倒她,所以小时候我觉得我奶奶就是神。奶奶的视力不好,所以耳朵特别灵便,听音辨位的本事堪比雷达,往往在我们什么都没觉察的时候她就知道谁来了。所以我们一帮孙子玩的躲猫猫吓人的游戏就全部往我爷爷身上招呼,爷爷经常被吓得表情夸张的跳
起来。现在想想是不是我们都被爷爷骗了,哪有一帮小孩子走路都不带声响的。遗憾的是奶奶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去世了,更郁闷的是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知道,直到例假回家才知道。也许你们不知道高中什么叫例假,我就只好给大家普及一下专有名词的解释,欢迎大家参加名词解释扫盲班。我们高中的作息机制是四个礼拜放一次假,四七二十八,也就相当于一个月,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月假。后来有个死党上体育课时告诉我,一个月一次假的不是月假,是例假,虽然我不得要领,但还是相信了她,直到大学毕业了我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原来所谓例假就是例行放假的意思。中华文化果然是博大精深啊。此乃题外话,表过不提。回车
小时候奶奶很疼我,有什么好吃的总是要留点给我,出门也要千叮万嘱,奶奶总是很忙,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事情要做。那时候我虽然小,但是被长辈们教育的文明礼貌有爱心。后来我以不到百分之五的升学率意外的考上了高中,然后我觉得百善孝为先,应该给长辈们表示点什么,没事的时候我总在想为他们做点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