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10篇).doc

发布:2017-07-26约1.71万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一):   法制教育教案   教学资料:   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明白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状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   透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决定是非对错,但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此刻,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应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就应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   (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社会的因素   (2)家庭的因素   (3)学生的心理因素   5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齐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二):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构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忙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明白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透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明白多少   1、说出你所明白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职责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还有什么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超多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