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形的运动——轴对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2—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轴对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感受对称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
教学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展示学生课前的剪纸作品,教师演示剪纸,让学生说说剪出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一、复习导入
1.回忆有关对称的知识
出示新二下老教材二上轴对称图形内容。
2.归纳轴对称图形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新知探究
(一)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出示课本82面图片。
(1)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3)反馈
(4)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反馈课前作业
(1)贴脸谱
(2)画基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例1
2.出示P82的例题1小树图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复习距离)
3.小结:轴对称图形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性质)
4.提问:对称点只有5组么?(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有无数组的对称点组成了对称的线段,围成了对称的图形,这五组对称点正好在线段的端点,找到这些关键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课件隐去对称轴右边的图形)是:现在请你把这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你有什么好方法吗?(描点)
6.为什么确定了这5个点,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边也画出来了呢?
(课件演示)A、E两点确定,AE间有无数个点,便连成了线段AE,A′E′两点确定了,A′E′间有无数个点,便连成了线段A′E′,只要找到两个端点的对称点,把它们连接起来,得到的线段一定与原线段对称。B、E两点……(课件演示)
7.小结:平面图形只要找到每个顶点的对称点,再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连,所围成的图形就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
(1)想象补充完整后是个什么图形?
(2)怎样画得又好又快?(引导一找二定三连)
(3)尝试完成。
2.小结方法:先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个端点的对称点;依次连接这些对称点,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即一找二定三连
(三)做一做。
1.出示做一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增加一个两个图形对于某条直线对称)
(1)想象画出来后是什么图形?
(2)用刚刚总结的方法,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画
(3)展示反馈
2.小结:数学上的轴对称现象非常有趣,可以是一个图形对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对于某条直线对称…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时候我们可以用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的方法,有时候可以用测量判断所有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并说说有什么发现。(汉字中的轴对称)
2.生活中的数学。(建筑中的轴对称)
四、总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纸
班级 姓名
1.先想象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后的样子,再把它补充完整。
2.分别画出下面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把下面的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