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吞咽障碍的治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吞咽障碍的治疗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钮雪康
间接训练
物品准备
冰棉棒
吸舌器
勺子
此外,还需准备柠檬、手套、压舌板、长棉签、毛笔、冰水
头颈部运动
咳嗽训练
腭咽、颊部、吞咽
唇力度训练
唇、舌运动训练
冰刺激
面部(唇舌)按摩
2、间接训练方法
1
2
3
4
5
6
7
常见口腔运动治疗介绍
Read Books
脸部按摩
嘴唇运动
下颌运动
舌头运动
呼吸运动
声门紧闭运动
头颈部肌肉放松运动
抿唇和拢唇
唇抗阻训练
下颌左右运动
舌尖左右运动
舌抗阻运动1
舌抗阻运动2
张口运动
颊肌训练
快速伸舌运动
舌上抬训练
咽和喉部功能的训练
2、深吸气后闭气5秒钟,双上肢屈曲,取手交叉置于胸前,呼气时双手用力挤压胸部
3、重复训练数次,令患者发“啊”声
1、经鼻咽深吸气
4、重复第3项5次后令患者突然关闭声门喊“啊”5次
5、闭气5秒钟后,置一面小镜子于鼻下,令患者缓慢呼气,观察声门的关闭情况
呼吸训练
2、腹式呼吸
3、缩唇呼吸
1、呼吸训练的目的
4、强化声门闭锁
3、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k point 法)
目的:诱发张颌放射和吞咽放射
k point 法的优势
k point 法操作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4、Masake训练法(舌制动吞咽法)
目的:吞咽时,通过对舌的制动,使咽后壁向前突运动与舌根部相贴近,增加咽的压力,使食团推进加快
方法:吞咽时,将舌尖稍后的小部分舌体固定于牙齿之间或治疗师用手拉出一小部分舌体,然后让患者作吞咽运动,使患者咽壁向前收缩。此方法主要运用于咽后壁向前运动较弱的吞咽障碍患者
5、 Shaker训练法
目的:有助于增强上食管括约肌开放的肌肉力量,通过强化口舌及舌根的运动范围,增加UES的开放
方法:让患者仰卧于床上,尽量抬高抬高头使眼睛看自己的足趾,但肩不能离开床面
感觉促进综合训练
1.压觉刺激:匙放舌后部,下压,合适的食团,自已动手进食。
2.味觉刺激:酸的或有强烈味道的食物(盐、黑胡椒、薄荷)。
3.冰刺激:适用吞咽反射延迟或消失的患者
冰棉签,轻触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左右交替,做一次空吞咽。
每次20~30分钟。
摄食直接训练
摄食训练
1、进食物品准备
以及:长柄小勺、碗、围餐巾
开口杯
水壶(有刻度)
托盘
1、饮食时尽量90度;
2、控制饮食速度,一口一口慢慢吃;
3、饮食前食用碎冰块刺激吞咽,让口腔中有适度湿润度;
4、小口的吃与喝;
5、吃饭时不要说话;
6、注意并清除聚集在口腔左边/右边的食物;
7、吞咽时头向左/右转
直接摄食训练要领
8、每口食物吞咽两次;
9、用勺子喝水而不用吸管;
10、进食时,交替食用固体和流质食物;
11、每吞咽3-5次,清一清喉咙;
12、吞咽后发声,若有湿音或音质变化,要咳嗽清一清嗓子,将声门上的残留物咳出来;
13、饭后要静坐20-30分钟再躺下后活动,防止胃返流,并减低误吸风险;
14、将药片磨碎与半固体食物混合,用勺子喂食
直接摄食训练要领
直接摄食训练
概念:摄食直接训练措施即进食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进食体位和姿势、食物的形态、食团入口位置、食物性状、一口量、进食速度、吞咽辅助手法及进食时提醒、进食环境等,并注意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
(1)进食体位与姿势
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对于不能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
(2)食团在口中位置
食团在口中位置
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且能最适宜促进食物在口腔中保持及输送。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这种做法不仅适合部分或全部舌、颊、口、面部有感觉障碍的患者,也适合所有面舌肌肉力量弱的患者。
(3)食物的性状和粘稠度
分类
应用
根据食物的性状,一般将食物分为五类,即流质如水、果汁等;半流质如米汤、羹等;糊状如米糊、芝麻糊等;半固体如软饭;固体如饼干、坚果等。
食物的性状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
具体方法
容易吞咽的食物特点是密度均匀、粘性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时易变形且很少在粘膜上残留。临床实践中,应首选糊状食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
具体方法
一口量及进食速度
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一般正常人每口量:流质1~20ml,果冻5~7ml,糊状食物3~5ml,肉团平均为2ml。
仰头吞咽
能使口咽的解剖位置变宽。对有口或舌功能缺损的患者,食团较容易进入口腔咽。仰头吞咽也可影响咽食管段,尤其增加食管内压力,缩短食管段的舒张时间。仰头吞咽对于口咽腔运送慢的患者是一项很有用的代偿技术。会厌谷是容易残留食物的部位之一。当头颈部后屈仰头时会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