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pdf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随着新教
材的相继使用,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
重新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
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
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样的教育
教学理念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工作思路特拟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数4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2人,绝大多
数上进心强,有极强的求知欲。上学期成绩有所提高。能背诵指定的
课文和古诗,在阅读、书写、表达等方面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说、读、
写的能力。多数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但也有些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
程,书写习惯不够正确,有待改进。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掌握知识不扎实,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语文
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
1
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
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本册教
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这八组教材
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
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
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后也有思考题。部分课文后面
安排了“阅读链接”和“资料袋”,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
别在2课《丁香结》4课《花之歌》8课《灯光》25课《好的故事》;
安排“资料袋”3次,分别在5课《七律.长征》13课《穷人》21课
《文言文二则》。“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
了四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六、第七单元,主题分别是演讲、
请你支持我、意见不同怎么办、聊聊书法;“习作”是每单元都有安
排,主题分别是:变形记、多彩的活动、笔尖流出的故事、围绕中心
意思写、学写倡议书、我的拿手好戏、有你,真好;除了这8次专项
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13课《穷人》和24
课《少年闰土》的后面。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七次,“交流平
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
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二和第八单
元各一次,“快乐读书吧”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一次。
四、教学目标
1、会写180个生字,了解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能正确书
写,会认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会使用字典、词典,
2
会一定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
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有浓
厚的探究兴趣,愿意独立解决学习语文时遇到的问题,注重文化积累,
情感积累。
6、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使语文
学习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负担。
7、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探究学习策略的意识,
能够比较正确地作评价。
8、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
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9、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
的风尚。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
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
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