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探针显微镜-刘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聚合物膜表面形貌与相分离观察 Kajiyama等人应用AFM研究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成膜的相分离情况。 膜较厚时(25μm), 看不到分相。膜厚100nm时,可以得到PMMA呈岛状分布在PS中的AFM图象。 聚合物膜表面形貌与相分离观察 对非晶态聚合物膜,形貌图信息较为有限。AFM“相成像”方式 (phase imaging)得到的数据与样品表面硬度和粘弹性有关,可以观察相分离。即使在样品表面相对“平坦”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反映出聚合物的相分离后,不同类型聚合物的所在区域。 高分子结晶形态观察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苯溶液在LB膜槽内分散,而后在极低的表面压下(0.1mN/m)将分子沉积在新鲜云母表面。 非晶态单链高分子结构观察 AFM在膜研究中的应用 1 表面整体形态研究 2 孔径(分布),粒度(分布)研究 3 粗糙度研究 1 表面整体形态研究 二氧化锡薄膜 Three-dimensional TM-AFM images of the PVDF membranes (W0, W3, W5, W7). 不同水含量 AFM image of porous Al2O3 template SEM image of porous Al2O3 template 2 孔径(分布),粒度(分布)研究 Section analysis of TM-AFM image.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graphs 3 粗糙度研究 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表示膜表面形态间的差异,影响着膜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膜表面的污染程度和膜的水通量。 膜污染研究-超滤膜或微滤膜 新膜表面三维图 X —1μm/ 格; Z —50 nm/ 格 污染膜表面三维图 X —1μm/ 格; Z —2 000 nm/ 格 制样之关键 涂膜的厚度 溶液的浓度 成膜的条件 与基体材料的结合(云母/玻片/石墨片) 膜的干燥 AFM 以分辨率高、制样要求简单、得到的样品表面信息丰富的特点在各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电子透镜的分辨本领受哪些条件的限制? 透射电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什什么? 相对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各有哪些优点?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有哪些工作模式,能谱仪和谱仪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透射电镜的样品要求非常薄,而扫描电镜无此要求? 电镜有哪些性质,环境扫描电镜中“环境”指什么? 高分辨电镜是否指分辨率高的电镜? 选用电子显微分析仪时应从哪几方面考虑? 电子探针仪与X射线谱仪从工作原理和应用上有哪些区别? 与X射线衍射相比,(尤其透射电镜中的)电子衍射的特点是什么? 简述STM与AFM工作原理? * * 62 Adsorption--AgPd oxygen on a silver-palladium (AgPd) alloy surface STM的局限性与发展 1.在恒电流模式下,样品表面微粒之间的沟槽不能够准确探测。恒高模式下,需采用非常尖锐的探针。 2.样品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导电性。 STM基础上发展的各种新型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力显微镜(LFM)、摩擦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MFM)、静电力显微镜、扫描热显微镜、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BEEM)、扫描隧道电位仪(STP)、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和扫描超声显微镜等。 探索物质表面或界面的特性,如表面不同部位的磁场、静电场、热量损失、离子流量、表面摩擦力以及在扩大可测量样品的范围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原子力显微镜AFM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1986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宾尼等人发明。 不仅可观察导体和半导体表面形貌,且可观察非导体表面形貌,弥补STM只能观察导体和半导体不足。 许多实用的材料或感光的样品不导电,AFM出现引起科学界普遍重视。 第一台AFM的横向分辨率仅为30 ?,而1987年斯坦福大学Quate等报道他们的AFM达到原子级分辨率。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制的隧道电流法检测、微悬臂运动AFM于1988年底首次达到原子级分辨率。 原子力显微镜AFM 跟所有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一样,AFM使用一个极细的探针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探针是位于一悬臂的末端顶部,该悬臂可对针尖和样品间的作用力作出反应。 AFM与STM最大差别在非利用电子隧道效应,而利用原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来呈现样品表面特性。 AFM的优点 ST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