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凌桥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四年规划.doc

发布:2016-12-20约3.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凌桥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四年规划 (2007.9——2011.7) 一、基础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浦东新区北部边远地区,建于1916年,1992年迁入凌桥江东路新校舍,2000年9月,4所村并入扩建后的中心校。学校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德育,把德育工作始终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 学校设立了德育室主管学校德育工作的体质,形成了强有力的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全体教职工上下一致,齐抓共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意识大大增强。在具体工作中,学校以“两纲”教育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家庭教育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等列为工作重点,做到德育内容主题化、活动系列化、形式多样化,学校、社会、家庭大德育格局已初步形成。 学校重视平时的检查、考核、评估、表彰,学校的德育工作每年有目标,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几年多的努力,学校顺利完成了前三年规划预定目标,学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现是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科普创新示范校、浦东新区文明单位,浦东新区信息技术实验校、浦东新区三星级行为规范示范校,二星级法制教育示范校,浦东新区“十佳”优秀家长学校,浦东新区健康促进校,浦东新区绿色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工作也存在着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步解决。 1、学校存在着一些与二期课改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以解决。 2、班主任自身素质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班主任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够均衡,学校虽然安排各类培训学习,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但是各人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需通过培训、带教等方式,取得整体提高。 3、个别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进一步增强。 4、我校1063名学生中,外省市的有622人,占58.5%。学生们总体行为规范较差。学生们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家长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对孩子学习的指导难以胜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校融合教育工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 二、发展目标定位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两纲”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实施德育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强化学生行为规范为抓手,以环境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创新,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四年内成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争取成为第一教育署乃至新区较有影响力的德育工作集体。具体目标: 1、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师资 2、抓好阵地建设,凸现育人氛围 3、重视课程建设,规范德育体系 4、激活校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5、加强行规教育,培养可爱少年 三、具体实施细则 (一)重视队伍建设,打造优质师资 1、组织学习,转变全体教师的德育观念。 通过政治学习、德育工作会议和班主任例会等形式,继续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浦东新区关于启动新一轮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学习中重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和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水平,做到人人都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对每个学生负责。千方百计地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更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整体划一的管理方法,能在符合学校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发动学生一起形成有本班级特色的创意,注重班级特色发展,并注重落实。 3、培养一批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让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成长。实行小干部轮流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经历,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附表:分年度工作 第一年主要工作: 1、队伍建设: 学习《全国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