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和实验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B1072121
英文名称: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
必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课程目的
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技术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手段
(2多媒体教学
(3)辅助教学手段。基本PN结二极管
(2)PN结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基本内容:
(1)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共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情况分析,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
(3)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射极偏置电路分析
(4)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的分析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估算法和图解法确定共射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2)熟练掌握小信号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熟练掌握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掌握共集电极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5)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静态工作点及其稳定;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多级放大电路。
(2)微变等效电路分析;多级放大电路。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基本内容:
(1)N沟道耗尽型MOSFET工作原理和参数,各种FET的特性比较。
(2)FET的自偏压电路及其静态分析,分压式自偏压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3)应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FET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反向电压放大器、电压跟随器、和电流跟随器的性能比较。
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FET的自偏压电路及其静态分析,分压式自偏压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2)熟练掌握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FET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了解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JFET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教学重点及难点:
(1)FET的直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FE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2)N沟道增强型MOSFET和耗尽层MOSFET的工作原理,BJT和FET的组合电路分析。
第六章 模拟集成电路
(2)差动式放大器的计算。
第七章 反馈放大/闭环的概念、反馈类型的快速判别、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
(2)反馈类型的判别、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第八章 功率放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一阶有源滤波电路分析;二阶有源滤波电路分析。振荡的判断;文氏电桥RC振荡器、三点式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
直流稳定电源
(2)整流管与滤波电容的计算。
三、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 4 4 第三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 1 4 第四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0 4 2 16 第五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 4 第六章 模拟集成电路 第七章 反馈放大 第八章 功率放大 第九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6 2 8 第十章 直流稳定电源 1 4 总计 45 12 5 2 64 说明:
修订人:韩静
审核人:
2009年10月15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B1072121
英文名称: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课程内实验
2.适应专业
必修: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课程实验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实验验证理论,运用理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用实验验证理论,理论促进实践,扎实掌握基础理论并灵活运用。
4.学分与学时
学时为12
5.主要仪器设备
6.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的理论内容。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的实验步骤,包括电子电路的组成、建立、信号输入、输出结果、数据的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
(2)考核方式:
a.实验课的考核方式:按实验课的出勤率和实验完成情况考核。
b.实验课成绩评定:考核成绩、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
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类型 每组
人数 实验要求 1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 1、静态工作点的调试与测量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