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年_门头沟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6-12-25约1.25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门头沟区初三二模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6.6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收回。 基础·运用(共分) ①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 , , ,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将这里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北方辽阔腹地的蓬(bó)发展。 ②京津冀三地都在华北平原北部,北 燕山山脉,南 华北平原,西 太行山,东 (bó)海湾,地理联系密切,在地图上呈“牛头”形状。北京与天津相邻,同时被河北省环绕。 ③从辽代算起,北京作为帝都(或陪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将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选择北京作为帝都,对汉族政权而言,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前沿阵地;对少数民族政权而言,以这里为根据地,退能回到家乡,进则能南侵中原。因此,京津冀地区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界融合的地带。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剽悍刚烈,也有中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温文尔雅。 ④京津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一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来。例如,河北简称“冀”,“冀”有希望的含义,寄托了人们对这一地区发展的美好希望。又如保定,虽然有近三百年时间都是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保定却是“永保元大都北京安定”之意。天津的本意是通往“天国之都”的津渡,因为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后,天津就成了首都粮食供应的储运枢纽和经济辅助城市,是北京的门户和天然出海口。明永乐建都北京后,为护卫京都,开始在天津筑城置戍,屯守军士,这就是“天津”为什么也称“天津卫”的原因。 ⑤纵观数千年历史,京津冀地区,又迎来了协调发展的大好时机。 (1) 对第①段中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京津冀(jīn ) “巨”字的第二笔是“横折” B. 京津冀(jīnɡ) “巨”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C. 京津冀(jīnɡ) “巨”字的第二笔是“横折” D. 京津冀(jīn) “巨”字的第二笔是“竖折” (2) 根据第①②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渤 渤 B.渤 勃 C.勃 勃 D.勃 渤 (3) 结合示意图,在第②段画线处,依次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靠 B. 面 靠 临 倚 C. 靠 面 临 倚 D. 面 靠 倚 临 (4)根据文意,对第②段画线词“牛头”,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牛头”一词,运用拟人方法,写出了京津冀三地的形状具有灵性。 B. “牛头”一词,运用夸张方法,形象地缩小了京津冀三地的位置关系。 C. “牛头”一词加上双引号,意在表明“牛头”是引用其他资料的说法。 D. “牛头”一词加上双引号,意在强调京津冀三地在空间上的形状特点。 (5)根据文意,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入下面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历史渊源深厚,地域一体,文化一脉 B. 历史渊源深厚,文化一脉,地域一体 C. 文化一脉,地域一体,历史渊源深厚 D. 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 (6)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地名的解说,与原文表述不一致的一项是 A. 河北简称“冀”,“冀”字有“希望”的含义,寄寓了人们美好的希望。由“冀”组成的词语“希冀”、“期冀”也是希望的意思。 B. 朱元璋攻占元大都之后,改称元大都为北平府。主要是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因为北平在中国的北方,在华北大平原的北端,所以称北平。 C.“天津”的本意是通往“天国之都”的津渡。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后,天津成为北京的门户和天然出海口,于是有了“天津”的名称。 D.保定,靠近京都,是“北京南大门”。因此保定的含义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1. 十八世纪末期,英帝国以广州为基地,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武装走私鸦片,这严重危害到中华民族的生存。 2. 鸦片蔓延到全国各地,由于鸦片的毒害,不仅使普通百姓家破人亡,而且使中国经济濒于崩溃。 3. 为了挽救危亡,1839年6月3日,虎门人山人海,作为钦差大臣的 A ,走上礼台,频频向百姓致意。 4. 烧烟的时刻到了,海水汹涌奔入大池,池子里的烟土搅拌着石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