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泌尿系统疾病讲课.ppt

发布:2017-05-07约3.16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剖: 组织学: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 GN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疾病。 二)发病机理: ①?肾小球基底膜抗原 ??????????????????????????????????????????? (2)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其分子大小: 免疫复合物沉积与其电荷: 2. 激活介质引起肾小球肾炎: ★一.病变: 光镜:弥漫性 2)变质: 大体:大红肾或蚤咬肾 电镜:上皮下 鸵峰样 致密沉 积物。 二.★ 临床病理联系: 滤过下降 (吸收正常) 三.结局: 痊愈 迁延 恶化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 一.★ 病变: 2) 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大体:大白肾 二. 临床病理联系: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一. ★病变: 2、残余肾单位代偿: 大体: 二. 临床病理联系: 三. 结局:进行性恶化 死亡原因:尿毒症 高血压 继发感染 案例 患儿,男性,6岁,因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发热2天就诊。患儿于2天前早晨起床时其母无意中发现小孩两眼睑轻度水肿,尿量减少,尿色深。患儿10天前曾出现咽喉疼痛。体格检查:眼睑水肿,体温38.2℃,血压125/85mmHg,余无特殊。 讨论题: 1、患儿可能患有什么病? 2、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 3、如何解释出现的临床表现? ???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病原体: G-菌,大肠杆菌为多 急性多为单一感染 慢性多为混合感染 (二)感染途径: 1、血源性感染: (三)正常泌尿道的自净作用: 急性肾盂肾炎 Acute Pyelonephritis 肾盂和肾间质的急性化脓性炎 一、病变 光镜: 1、间质内形成小脓肿为特征 病变特点:肾间质 肾小管 肾小球 (基本不受累) 大体: 不同感染途径的病变特点: 血源性感染 三、临床病理联系: 炎症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腰痛、叩击痛) 尿液改变 尿道刺激征 二、合并症:急性坏死性乳头炎 肾盂积脓 肾周围脓肿 慢性肾盂肾炎 Chronic Pyelonephritis 肾间质和肾盂的慢性增生性炎 二、病变: 光镜: 1) 肾单位“ 毁损”: 2) 残余肾单位代偿: “甲状腺化”现象 4) 肾盂的病变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化脓性炎— 大体: 三、临床病理联系: 尿的改变:多尿、夜尿、低渗尿 ——肾小管病变重于肾小球 3.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纤维化,细动脉玻变,炎细胞浸润。 颗粒性固缩肾 多尿、夜尿、低渗尿:代偿肾小 球滤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 有限。 高血压 贫血 肾功能衰竭 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肾盂肾炎是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肾盂及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2、上行性感染: 脓毒血症 葡萄球菌 双侧 最多见 女性 大肠杆菌 单侧 (四)诱因: 1、尿路阻塞 2、粘膜损伤 3、膀胱输尿管返流 4、女性尿道短 2、肾盂表面化脓 皮质 髓质 肾盂 上行性感染 肾盂 髓质 皮质 肾盂 四、结局:痊愈 迁延 一、病因: 诱因持续存在 耐药性 免疫反应 肾小球囊周围纤维化 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3) 间质纤维化,炎细胞浸润;小动脉 纤维化,细动脉玻变。 脓肿 * * 昆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第十一章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功能: 肾小球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肾小球 壁层) 一、概念: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