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复习题_分章_.pdf

发布:2017-05-05约1.93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解释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 2 、填空: 1)微生物分类以其()属性及()属性及()为依据。 2)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 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和一个()组成。 3)微生物分类系统:()、()、()、()、()、()、()。 4)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或()等特殊设备才能微小 生物的总称。 5)微生物的分类系统采用:()、()、()、()、()、()、(),()是基本单位。 6)Escherichia coli K12(λ) 中:K12 表示()、λ表示(); 7)微生物的命名采用()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前者 为(),后者为(),均用()书写,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 8)Louis Pasteur 的贡献主要在于证明()活动和否定微生物()学说,并创立了()学 说。 9) ()是一类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10)Robert Koch 的贡献:建立了()研究的基本技术;证实病害的()学说。建立了判 断病原物的著名的()法则。 11)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 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和一个()组成。 3 、判断 ()1)从进化程度看,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进化程度高。 ()2)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细胞壁。 ()3)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拉丁学名为escherichia coli 。 4、选择题 1)Robert Koch 的贡献在于:()多选 A .建立了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 C .观察发现了微生物的活动 B .发明了显微镜 D .证实病害的病原学说 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大肠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 coli 。()多选 A .Escherichia 代表属名 C .coli 代表种名 B .coli 代表属名 D .Escherichia 代表种名 3)属于Louis Pasteur 的贡献的有();多选 A .证明微生物活动 C .提出了判断病原物的原则 B .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 D .创立了病原学说 4)不属于Leeuwenhock (1632~1723)的贡献的是:()多选 A .观察发现了微生物 C .建立了微生物培养技术 B .创立了病原学说 D .发现了生物固氮 5、问答题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2)简述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章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1、解释概念:噬菌斑;噬菌体溶原现象; 2 、填空: 1)根据宿主进行分类,病毒可分为()、()、()、()、()、()。 2)病毒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过程及现象是()的培养,培养出现(),接种(),培养液 变()。 3)病毒的特点是()、()、不能()。 4)病毒在固体培养基上地培养过程和现象为:()的培养、形成()、接种()、经培养 形成(); 5)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与()、(); 6)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物理因素有()、()、()和(); 7)空气中影响病毒的存活主要因素是()、()、()、()、()等; 8)病毒的的组成主要有()和(),有的病毒还含有()和(); 9)敏感细胞具备的条件:①必须是()敏感宿主细胞,②能提供病毒附着的(),③敏 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 10)根据宿主进行分类,病毒可分为()、()、()、()、()、()。 11)温和噬菌体进入()后,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宿主 细胞不()而继续生长,该现象称为溶原现象。 、()与()、(); 12)病毒的繁殖过程包括()、() 13)影响病毒存活的主要物理因素有()、()、()和()。 14)病毒按其致病性(或称毒性)可分为()噬菌体和()噬菌体两类。 15)辐射对病毒存活的影响包括()、()、()。 3 、判断 ()1)进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 ()2)在溶原细胞内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前)噬菌体。 ()3)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