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突破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数活力的体制瓶颈势在必行.doc

发布:2016-12-17约2.77万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突破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活力的体制瓶颈势在必行 ——关于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这是我们国家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和处理工会问题的重要指导原则。工会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作用的界定是通过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来实现的。在企业层面,工会要突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维护权益的绩效如何,职工是否满意,是判定企业工会活力的基本尺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职工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企业、非公企业职工成为企业和职工队伍的主体。在“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指导下,非公企业工会的组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相当部分的非公企业工会缺乏活力。这里的核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之一是非公企业的工会主席具有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和企业的雇佣劳动者的双重身份,难于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工作,难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改变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受劳资关系制约难于维权状况的有效办法和途径,成为当前工会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工会是工人的组织,不是雇主的组织,对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进行新的制度安排,走职业化的路子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一、当前非公企业工会活力的瓶颈制约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以劳与资的结合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企业工会作为中国工会的基层组织处于促进企业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和谐企业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特别是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进一步夯实中国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工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也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内在要求,更是寻求工会体制、机制、方式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1、非公企业与非公企业工会的内涵 ①非公企业的内涵。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最直接的社会组织。同时,企业也必须要合法经营、善待职工、履行社会责任、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非公企业是相对于国有、集体企业而言的,是指登记注册类型分组中的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国有、集体经济成分占主体以外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其本质属性,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国有企业和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集体企业相比较,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在企业产权性质上与公有制企业存在着本质区别的私有制经济。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提速,非公企业迅速发展。截至2004年末,在全国共计145.1万个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3.0万个,占2.1%;集体企业15.2万个,占10.5%;而私营企业94.7万个,占65.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9万个,占4.1%;外商投资企业5.5万个,占3.8%;其余类型企业20.8万个,占14.3%。应当说,非公企业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大约六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七成的新增就业机会由非公经济成分提供。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申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在金融、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为解决非公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困难、税费负担等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可以预期,随着竞争性领域的拓展和垄断性领域的介入,非公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实现空前规模的持续发展。 ②非公企业工会的内涵。企业工会是中国工会组织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工会组织的根基。企业工会处于生产、维权的前沿,是履行工会职责、推动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工会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成绩大小的最终体现者。固本强基,增强企业工会的活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意义。非公企业工会是与非公企业相对应而建立的工会基层组织。全国目前已建基层工会117.4万个,其中企业工会77.3万个,占66%;企业工会会员1.11亿人,占全国会员的74.2%。在企业工会中,私营企业工会39.5万个,所占比重为51.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会1.5万个,占2.0%:外商投资企业工会1.8万个,占2.3%。在企业工会会员中,非公企业工会会员占58.8%,入会率占59.4%。非公企业工会是企业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成熟的前提下,非公企业的职工成为职工队伍的主体,非公企业工会也逐步成为企业工会的主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