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解说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代表仁沱幼儿园对我们真武分园的环境创设进行讲解。
2、这一次的讲解主要分为:现有情况分析、环创主题与思路、环创过程、环创感言与今后设想。
3、我园占地576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050平方米,房屋老旧,活动室狭窄,但我们有相当大的室外区域。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注重户外活动区的打造。
4、基于对现有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园办园理念: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我们确定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为:有效利用乡土特色,创设引发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
5、创设思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合作;依托当地的地理优势与悠久历史的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地选择环创的材料;从农村幼儿实际出发,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通过对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创设富有特色的幼儿活动环境。
6、在确定了环境创设思路以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分为:户外环境、室内环境、主题墙面、重点班级四大版块介绍。
7、运用经济实用、本土化的原则创设户外环境。
我园地处农村,底子薄,经济水平仍相对较落后,因此充分考虑经济状况,利用乡土材料:竹筒、鹅卵石、麻绳、玉米芯等,和生活废旧材料:奶粉罐、纸箱、旧衣物等,因地制宜创设 的户外活动区。
这里有购买的体育器械,家长和老师们还收集了废旧轮胎、结实的绳子、等材料和现有的大树一起搭建秋千、梅花桩、攀爬区,在这里幼儿的平衡,攀爬等能力得到提升,孩子们非常喜欢在这里玩。
沙池:家长积极为孩子们送来泥沙制作沙池,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泥工区:在大家的努力下泥工区也丰富了起来,在这里孩子们不但可以玩泥巴,还可以玩鹅卵石。
蔬菜基地:我园周围有一些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为了帮助幼儿认识自然,同自然界有更多的接触,在操场开辟一角,种植一些易于管理的植物,饲养一些性情温顺,又易于照顾的小动物,供幼儿观察其生长变化过程。
建构区:建构区里 放置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收集的自然物和废旧物:玉米芯、竹筒、盒子,奶粉罐等,孩子们在积极的探索、合作。
8、运用发展性原则创设室内环境
楼梯吊饰:利用丰富的农村资源,如:玉米棒子 辣椒 橘子等天然物品作为装饰物,并随季节更换,经济又美观
家乡美:我们利用玉米杆和纸箱制作了展示墙的边框,这里张贴了家长和老师一起收集的真武场古建筑及具有特色的风景照片,制作了“家乡美”的古镇风情展示墙。
娃娃家:我园幼儿大多在农村家庭,创设娃娃家时制作了柴火灶、四方桌等。利用纸箱、泡沫、农村自然物等废旧材料创设了厨房、客厅、卧室,颜色鲜艳,操作性强。逐步分批投放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步提高游戏的能力。
9、运用教育一致性原则创设主题墙面
小班的主题:能干的手,
中班环创的风格以我们真武场的黄桷树为主,创设了多个主题墙,并且还在不断的丰富中。
大班的环创风格以我们真武古镇的客家建筑为主,主要创设了客家小屋;我爱祖国等。
10、重点班级介绍
大班做为我们这一次环创的重点班级,从孩子们年龄特点出发,以满足幼儿自主性、合作性游戏需要,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发展幼儿创造、探索、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共设立了6个区分别是: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计算区、家园栏、自然观察区。
美工区:大班依托古建筑特色及丰富的自然材料创设了美工区,孩子们在区里自主活动,既动手、动脑又受到了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
益智区:灵活利用狭窄的场地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益智区和科学区综合创设。灵活利用狭窄的场地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将益智区和科学区综合创设。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提供了很多棋类游戏材料以及和幼儿一起制作的玩具,比如:天平、杠杆、迷宫、拼图、漏斗等等。
阅读区:我们创设了系统、安全、层次分明的阅读区,和图书分享区,有效的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以及分享、交流、合作的意识。
计算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胡豆、麦秆、瓶盖等自然无毒的东西作为操作材料,经济实用。
家园栏:仿农村小屋的家园联系栏,温馨美观、内容丰富,有效的吸引了家长的眼球,搭建起了家园沟通的桥梁。
自然观察区:这里有很多的种子,也有很多的植物。小朋友每天到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植物的变化,并记录在册。
11、创设感言: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幼儿园变得更美丽,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变化。
第一、环创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改变。由环境的计划者、执行者变为环创材料的调整者;由活动的主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
第二、环创中幼儿园主动与外界结合,让家庭、社区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和幼儿园,使幼儿园教育获得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家园关系更融洽。
第三、环境创设后幼儿园更具特色,扩大了我园在当地的影响。
12、环创设想
现有问题:古镇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还不够深入,环境还不能够突出真武古镇的特色。
设想:更深层次的挖掘利用真武场古镇文化和农村自然资源,使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