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ppt示范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零丁洋;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旨。
2、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3、学习诗人坚贞不屈的气节、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号文山,吉安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赏读诗文; 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结合诗人的身世来理解。
2、颔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3、颈联中“惶恐”“零丁”有哪两层含义,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联:——回顾平生 叙事
颔联: ——山河破碎 比喻
颈联:——追忆兵败 对仗 双关
尾联:——以死明志 直抒胸臆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就是文天祥。其实在历史上还有很多文天祥似的人物,你知道吗?说一说他们的事迹。
; 你还能说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再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