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2006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ppt

发布:2018-06-04约6.75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 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反应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t2时正反应速率__逆反应速率 (填>、=或<); t3时正反应速率_逆反应速率; t1时N的浓度是M的浓度的_倍。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生成Cl(-1价)和S(+6价)的速 率如图所示。 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c(H+) 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 (2)反应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 (2003年高考化学试测题)下表数据是在某高温下,金 属镁和镍分别在氧气中进行氧化反应时,在金属表面 生成氧化薄膜的实验记录: 3.碰撞理论 活化分子 取向合适 有效碰撞 速率加快 分数提高 温度催化剂 数目增多 浓度压强 解释下列两图的含义 催化剂 温度 压强 浓度 原因 影响 适用范围 条件 有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 C↑V↑ 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个数 有气体参加 P↑V↑ 无限制 T↑V↑ 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无限制 不定 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通过提高反应物能量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 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个数 小 结 练习1 在锌与硫酸反应的实验中,一学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当锌为薄片时,画出时间—温度的曲线图 利用所画图形,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对比结果B与E,解释为什么E那么快? 接触面大 (3)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对该反应体系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    D、不用锌片,改用纳米锌 B (4)将一粒去膜的锌片放入 100ml pH=1 的硫 酸中, 2分钟后溶液变为pH=2, 2分钟内生成 氢气速率为 0.0225mol/l.m 硫原子有成键能力,成键可使体系能量降低,因而越稳定,以下是SO2和SO3的结构 (1)为什么二氧化硫还有一步与氧气反应而形成三氧 化硫的趋势? (2)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对比,何者更稳定? 二氧化硫还有一对电子,能构成一个配位键 三氧化硫中的硫已经全部成键,所以更稳定 练习2 (3)二氧化硫转变为三氧化硫需在五氧化二钒的催化下,且加热到500℃才能顺利进行,这说明什么? (4)有文献报道,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物中的SO3约占5% ~ 6%(体积),而硫在纯氧中燃烧时,其产物中的SO3约占2% ~ 3%(体积),请解释这一现象? (5)SO3在常温下可以形成白丝状的三聚三氧化硫(SO3 )3,写出结构式? 二氧化硫转变为三氧化硫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反应速率很小 在纯氧中燃烧时,因氧气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单位时间放出热量多,使温度升高,而SO2氧化成SO3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向SO3分解的方向移动,使SO3的含量降低,此时温度的影响大于浓度的影响。 * 2006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进行程度如何? 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多大?具体途径如何? 平衡问题 速率问题 始态(非平衡态) 终态(平衡态) 化学关心两类问题: 定量 定性 目标: 理论 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三、常见的模型和思想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其它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浓度 压强 温度 适宜条件选择 合成氨工艺过程 二、化学平衡 1、平衡特征 2、影响平衡的条件 3、合成氨简介                  1.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是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表示方法: 定性—— 根据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如沉淀、气体、颜色变化等现象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快慢来粗略比较。 定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总称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c)来表示: 化学反应:m A(g) + n B(g)  p C(g) + q D(g) 表达式 单位:mol/(L·s)、mol/(L· min) 、mol/(L· h) 规律:v (A)∶v (B) ∶ v (C) ∶ v (D) = m ∶ n ∶ p ∶ q V(N2) V(H2) V V(NH3) 0.1 0.3 0.2 均用N2表示时 0.1 0.1 0.1 2N  M > = 2 例题1.1 (1)制Fe(OH)2采取怎样的措施可延缓其被氧化? (2)学生实验制C2H4的仪器为何换成大试管? (3)实验室制C2H2,采取什么措施减缓反应速率? (4)实验室制H2,采取什么措施加快反应速率? ①配Fe2+的水溶液煮沸除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