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讲座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俞印亮一,什么是循环经济二,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发展三,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持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五,中国的循环经济之路如何走六,我国实行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一,什么是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例如有机碳循环有机物生产者二氧化碳微生物,其他生物消费者(食物链)食物碎屑,排泄物,尸体分解者大气N2光合作用火灾火山喷发风化绿色植物(生产者)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消费者)NH3分解者食物链NO3NO2 NH3 NH2沉积物生态系统中资源利用的特点:----物质(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没有废弃物,一个过程的废物是另一个过程的资源----资源高效转化,能源高效利用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重点包括: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在再生资源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二,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波尔丁对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排放”的“开环模式”提出了批评。 波尔丁首先提出“循环经济”一词,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循环利用资源来发展经济。 “宇宙飞船理论”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注重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998年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各种规模的生态工业园。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到“十一?五规划“中。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2.再使用原则(Reuse) 3.再循环原则(Recycle)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即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