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然产物化学2提取分离.ppt

发布:2015-08-20约4.53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加酸碱调节溶液的pH值 对酸性、碱性或两性有机化合物来说,常可通过加入酸、碱以调节溶液的pH值,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从而改变溶解度而实现分离。 内酯类化合物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碱/酸法); 生物碱一般不溶于水,遇酸生成生物碱盐而溶于水,再加碱碱化,又重新生成游离生物碱(酸/碱法)。这些化合物可以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 可以分为强酸性、弱酸性和酚性三种,它们分别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借此可进行分离。 4、沉淀法 在中草药提取液中加入某些试剂使产生沉淀,以获得有效成分或除去杂质的方法。 ⑴ 铅盐沉淀法 ⑵ 试剂沉淀法 1.铅盐沉淀法 铅盐沉淀法为分离某些中草药成分的经典方法之一。 醋酸铅及碱式醋酸铅,能与多种化学成分生成难溶的铅盐或络盐沉淀,故可利用这种性质使有效成分与杂质分离。 中性醋酸铅可与酸性物质或某些酚性物质结合成不溶性铅盐。因此,常用以沉淀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粘液质、鞣质、树脂、酸性皂甙、部分黄酮等。 与碱式醋酸铅产生不溶性铅盐或络合物的范围更广。 试剂沉淀法 在生物碱盐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生物碱沉淀试剂(见生物碱性质),则生物碱生成不溶性复盐而析出。水溶性生物碱难以用萃取法提取分出,常加入雷氏铵盐使生成生物碱雷氏盐沉淀析出 用明胶、蛋白溶液沉淀鞣质;胆甾醇也常用以沉淀洋地黄皂甙等。 5、盐析法 盐析法是在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沉淀析出,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 盐析用的无机盐有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等。 三七的水提取液中加硫酸镁至饱和状态,三七皂甙乙即可沉淀析出,自黄藤中提取掌叶防己碱,自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在生产上都是用氯化钠或硫酸铵盐析制备。有些成分如原白头翁素、麻黄碱、苦参碱等水溶性较大,在提取时,亦往往先在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再用有机溶剂萃取。 ㈡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 分配系数(K) 两种相互不能任意混溶的溶剂(如氯仿与水)如置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放置后即可分成两相。此时如果其中含有溶质,则溶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K)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为一常数,可以下式表示: K=CU/CL K:分配系数;CU:溶质在上相溶剂中的浓度;CL:溶质在下相溶剂中的浓度。 1、液-液萃取法 2、逆流连续萃取法 3、逆流分配法(CounterCurrent Distribution,CCD) 4、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 5、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6、气液分配色谱(GC或GLC) 7、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 第二章 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      2.1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预试验与提取 开发利用天然产物资源离不开对天然产物复杂化学成分的研究,提取分离是开展研究的初期。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常从有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工作开始。在进行提取之前,应了解所用材料的基源(如动、植物的学名)、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等。 目的物为已知成分或已知化学结构类型,如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麻黄中提取麻黄碱,或从植物中提取某类成分如总生物碱或总酸性成分时,工作比较简单。一般宜先查阅有关资料,搜集比较该种或该类成分的各种提取方案,尤其是工业生产方法,在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选用。 从中草药或天然药物中寻找未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时,情况就比较复杂。只能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在适当的活性测试体系指导下,进行提取、分离并以相应的动物模型筛选、临床验证、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目的。 1.预试验 初步了解所含成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取和分离。 利用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等,结合薄层色谱、纸色谱等试验手段对所含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判断。后面在讲各类天然产物时学习。 2.系统分离 利用溶剂极性大小对植物成分分别提取,通常按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提取。 3.提取天然产物的常用方法 1)溶剂法:系选择适当溶剂将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等 几种方法的简单介绍(略):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直接与溶剂性质有关。溶剂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和亲脂性有机溶剂。一些常见溶剂的极性强弱顺序如下(弱到强): 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 甙类的分子中结合有糖分子,羟基数目多,能表现强亲水性,而甙元则属于亲脂性化合物,而生物碱盐,能够离子化,加大了极性,就变成了亲水性化合物。鞣质是多羟基衍生物,列为亲水性化合物。油脂、挥发油、蜡、脂溶性色素都是强亲脂性成分。 萜类、甾体等脂环类及芳香类化合物因为极性较小,易溶于氯仿、乙醚等亲脂性溶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