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学课件】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选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ppt

发布:2018-06-04约1.78万字共10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选择 细菌耐药性检测 ☆ 培养与鉴定: 阳性 ☆ 纸片敏试 MIC测定:试管法 肉汤法 Etest 自动仪器: 试管稀释法(MIC ug/ml) 自动仪器 1. API System 2. MicroScan Walkaway System 3. Phoneix 常规检测体外活性的抗菌药物 药物种类 作用机理 抗菌活力 β-内酰胺类 抑制菌细胞壁后期合成 繁殖期杀菌剂 糖肽类 中期合成 同上 磷霉素类 早期合成 同上 氨基糖苷类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静止期杀菌剂 大环内酯类 同上 快效抑菌剂 四环素类 同上 快效抑菌剂 林可霉素类 同上 快效抑菌剂 氯霉素类 同上 广谱抑菌剂 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ine) 同上 窄谱 低抑高杀 连阳菌素类 同上 窄谱 低抑高杀 利福霉素类 抑制细菌RNA合成 静止期杀菌剂 喹诺酮类 抑制细菌DNA合成 静止期杀菌剂 磺胺类 抑制细菌叶酸、DNA合成 静止期抑菌剂 硝基咪唑类 抑制核酸合成 静止期抑菌剂 多粘菌素类 破坏细胞膜 抑菌剂 环脂肽类 破坏细胞膜 杀菌剂 细菌耐药性发生机理 基因水平 蛋白质水平 细胞水平 染色体DNA改变 作用靶位改变 MRSA PRSP VRE VRSA 膜通透性下降 耐药 基因 主动外排 Tn 菌膜形成 质粒 灭活酶、修饰酶产生 ESBLs酶 AmpC酶 耐药性模式 ?交叉耐药(Cross drug resistance CDR) 对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同时耐药 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耐药 ?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 对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同时耐药 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耐药 ?泛耐药 (Pan drug resistance PDR) 对临床常用药物基本耐药 细菌耐药性来源 固有耐药基因: 自发突变 抗菌药物选择压力: 耐药菌占优势 获得性耐药基因: 转移- 质粒传播 转化- 自动吸收DNAR 转导- 噬菌体传播 G+co--葡萄球菌 常见感染:  1.皮肤软组织感染  2.肺炎  3.尿路感染  4.败血症  5.导管相关性感染  6.骨关节感染 耐药性-1. 产青霉素酶 耐药谱 青霉素类 敏感谱 耐酶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其他β-lactam    耐药性-2. 靶位改变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头孢西丁且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ous aureus(MRSA) MR Co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MRCoNS) 机制:mecA →PBP 2a →与β-lactam类亲和力极低 耐药谱:所有β-lactam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等 部分其它药物 敏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