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一 章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朊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第 二 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一、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 微米(μm) 二、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型菌:(1)弧菌(2)螺菌(3)螺杆菌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一)细胞壁(cell wall):包绕在细胞膜外一层坚韧膜状结构。厚10~80(nm) 化学组成:肽聚糖(黏肽)由聚糖支架与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共同构成。 功能:保持菌体固有形态,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的低渗环境的破坏(维持菌体内外的渗透压)。 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特点: 1.肽聚糖含量丰富,层厚,15-50层,20~80nm
2.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磷壁酸,抗原性强,可作为黏附素。
3.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相连,形成三维立体结构,结构牢固。 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特点: 1.肽聚糖含量少,层薄,1-3层,10~15nm
2.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
3.缺少五肽交联桥,四肽侧链直接相链,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结构疏松。
4.肽聚糖层外包绕外膜层: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5. 脂多糖是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主要成分。
脂质A:主要毒性部分及生物学活性成分
核心多糖:属特异性
特异性O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即O抗原。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区别
G+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
肽聚糖含量
丰富、层厚、可达50层
少、薄、1-2层
磷壁酸
有
无
五肽交联桥
有
无
外膜
无
有
结构
三维空间
二维空间
青霉素作用
敏感
不敏感
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医学意义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差异导致它们的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从而在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方面也不相同。 溶菌酶:切断聚糖支架的β-1,4糖苷键,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切断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之间的连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菌素)
(二)细胞膜:不含胆固醇。有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是合成肽聚糖的酶,也是青霉素作用位点。
(三)细胞质:核质(拟核)无组蛋白,除DNA外还有少量RNA和组蛋白样蛋白。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1.荚膜:胞壁外一层不易着色的粘液性物质。(在体内和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中形成)
功能:具有抗原性及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为细菌的鉴别指征之一。抗干燥、附着。 2.鞭毛:弧菌、螺菌、半数的杆菌及少数球菌由其细胞膜伸出菌体外细长呈波状弯曲的蛋白丝状物。
功能:运动器官,有化学趋向性,并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H抗原) 3.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中,在体内形成厚而坚韧芽胞壁及外壳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功能:增强细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是灭菌效果的指征。(仅G+ ) 4.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及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附着的一种细短而直硬的蛋白性丝状物。
普通菌毛:粘附作用。性菌毛:1~4根,遗传物质的传递,由F质粒表达。(少部分G-有)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
第一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 2.温度:病源菌均为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3.浓度: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pH7.2~7.6。结核杆菌pH6.6~6.8,霍乱弧菌pH8.8~9.0。 4.气体环境: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与否,可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专性需氧菌的代谢方式为有氧氧化;专性厌氧菌无氧酵解,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微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介于二者之间。
细菌的生长曲线:
第二节 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一、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