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余市高职教育为例的任务书.docx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新余市高职教育为例的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创新能力强的专门应用型人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性任务之一。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本研究以新余市高职教育为例,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探讨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问题,旨在为高职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
(一)研究内容
1.新余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2.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分析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启示。
3.分析新余市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问题,探讨如何提高高职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果。
4.制定适合新余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方案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资料,分析各种模式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制定研究方向。
2.调查法:选取新余市某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生、企业主和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看法和建议。
3.案例分析法:选取新余市某些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合作模式和优势,探讨如何加强高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产业发展的融合。
4.专家访谈法:邀请教育专家、企业领导等相关人士开展访谈,知道他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汇总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相对完整的研究报告。
三、研究预期成果
1.揭示新余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2.分析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为新余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
3.探讨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衔接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4.制定适合新余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进度计划
阶段内容时间进度
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的制定第1周
第二阶段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归纳整理第2周-第3周
第三阶段调研工作和数据收集第4周-第5周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写作第6周-第8周
第五阶段研究成果总结和答辩第9周
五、任务分工
研究人员工作内容
负责人制定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编写研究报告
研究员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调研和数据收集
助理协助研究员完成相关工作
专家组参与专家访谈和研究成果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