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二轮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散文阅读二轮复习(二) 写人叙事类 目标展示 1、回顾、梳理散文相关知识,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2、通过提升训练,进一步掌握写人叙事散文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强化规范答题的意识。 3、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质疑精神。 考纲解读(文学类文本)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综合 C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 D (1)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散文常见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段(层)意和主题、体会语句含意、鉴赏表达特色、赏析散文的形象及内涵、探究文本意义和艺术特色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②与小说不同的是,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表达特色: 常见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表现手法:象征、抑扬、托物言志、白描、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衬托或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对比 表达方式: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描写技巧: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观察角度、写景顺序)、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说明 自主先学 1、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中大杂院生活的特点(4) 2、表叔是本文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请综合全文简析他的性格特点。(4分) 3、文章结尾为什么写表叔的自行车?(6分) 4、文章第二段中有:“这称谓透着亲切,也杂糅着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况味。(6分)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修正完善自己的答案。 2、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3、质疑拓展,将有疑问有争议的地方合作探究。 4、完成表格. 1、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中大杂院生活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 居住普通,生活简朴(2分);和睦互助,重视伦理亲情(2分) 2、表叔是本文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请综合全文简析他的性格特点。(4分) (1)为人友善,乐于助人:他总是热心地帮助邻居们修电器。(1分)⑵生活极有规律,爱干净:他持之以恒地擦车、擦身。(1分)⑶对阿婆非常孝顺:他始终如一地悉心照料瘫痪的母亲。(1分)⑷不自私,总能为他人着想:他自知有不治之症,拒绝了一个四十余岁的女人。(1分) 3、文章结尾为什么写表叔的自行车?(6分) ⑴和前文表叔擦车的描写相照应。(2) ⑵表现了他爱干净、持之以恒的个性。(2) ⑶突出了表叔一生清白做人,洁身自好,有操守的闪光人格;含蓄蕴藉,回味无穷。(2) 4、文章第二段中有:“这称谓透着亲切,也杂糅着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况味。(6分) ⑴表叔人缘极好,却因为说话有些含混而不好找对象。(2分)⑵表叔孝敬母亲,却因母亲瘫痪而得不到姑娘们的青睐。(2分) ⑶表叔清白无私,洁身自好,却终身未娶,孑然一身。(2分) 检测反馈 《哑巴与春天》 问题探究 1. 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4分) 2.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哑巴的形象特点。(4) 3.文章多处描写达子香花的作用是什么(6) 4.联系全文,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6分) 1. 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4分) 因为文章题为“哑巴与春天”,同时面对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春天,哑巴感受到美却无法表达,为下文的伤感的情绪作铺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