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阳谷汉文化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doc

发布:2017-03-22约1.08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阳谷汉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 凡盛世,文化必繁荣。文化为一国、一民族之根脉,亦为一地区、一城发展之深层动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持。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议题,部署“文化兴国”战略,着重提升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文化产业即将迎春迸发。 纵观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有着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然而,诸多人文景区和自然景区的开发,都以盛唐以后的文化发展为基调,特别是唐文化的盛行,独缺博大精深、浩瀚无垠,集萃八方百族的汉文化。作为华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象征,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汉阳谷”汉文化项目的挖掘和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汉阳谷汉文化旅游度假区 2、项目拟建地点 咸阳市泾阳县“高庄镇高庄村” 3、项目类型及占地规模 项目类型:旅游度假项目 占地总规模:约310亩 4、项目概况 本项目将围绕西咸新区整体规划,依托泾阳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自然景观,以高庄村狼沟的地形地貌为基础,提出“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多业并举,功能复合;传承文化,保护生态;整体规划,融入城市”的规划策略,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满足不同档次人群,尤其是中高端人群的需求,打造以汉文化为主导,以丝路文化、民俗文化为核心,集旅游度假、民俗观光、历史文化传承、异域风情展示、非物质文化展演、环境遗址保护等综合性的汉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 第二章 项目背景 1、项目的提出 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咸阳市这种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增长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咸阳市文化积淀深厚,目前和西安共同规划建设的西咸新区具备成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的发展潜力,汉阳陵作为西咸新区及咸阳市的重要旅游景区,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汉阳陵周边缺乏有特色的食宿配套设施,乡村旅游也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定位缺乏高端定位,市场定位较为保守,产品策划与营销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汉阳谷”项目选址坐落于汉阳陵旁,具有天然的优势,符合整体旅游规划的原则,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条件。 2、项目的编制依据 (1)《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3)《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 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紧邻中国原点新城家居建材广场,南临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目前中国第一座全地下的现代化遗址博物馆),北靠着乐华城项目区,西距咸阳国际机场仅20公里,西面紧邻着正阳大道,是西安“五横五纵”重要规划道路之一,是南北贯通的主干道,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配套优势得天独厚。 该项目高庄镇高庄村位于两市(西安市、咸阳市)、三县区(泾阳县、高陵县、渭城区)、二水(泾河、渭河)的结合部,是泾阳县的南大门。地处泾渭之间,南依白蟒塬,北临泾河,素有“泾渭三角洲”之美称。塬、川、滩顺势相依,东西蜿蜒17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46.7平方公里。修高公路贯穿东西,东连西铜高速公路、铁路,西接208省道,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泾阳八景之瀛洲春草、修石古渡等。 4、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陕西汉阳谷置业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概况:陕西汉阳谷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 1亿元。公司位于中国大地的中心——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中国原点新城,是一家集旅游开发、文化体验、农业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专业旅游项目开发、运营、管理公司。公司目前致力于“汉阳谷”汉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运营和管理。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1、泾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泾阳县之区域大格局分析 泾阳县地处西安(咸阳)经济区的核心腹地,是西安、咸阳的北大门。随着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1年5月《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相继实施,泾阳已全面纳入大西安格局,《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西安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大西安都市圈 (3)西咸新区泾干镇、永乐镇、崇文高庄镇太平镇永乐镇、崇文高庄镇三渠镇泾渭新区规划控制区太平镇、泾干镇泾渭新区规划控制区西咸新区五大新城之一,规划范围146平方公里,全部在泾阳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