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20
附件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
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一、救护车转运流程
(一)目标。
1.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医院,首选转运至可以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
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
3.传递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
1.根据症状描述,就近派出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救要求的救护车;
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
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
4.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
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硝酸甘油等;
6.对持续胸痛>15分钟和心电图ST段抬高无禁忌症的患者,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如可能加服氯吡格雷300mg;
7.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
8.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微信、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心电图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
9.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转运患者至急诊科;
10.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续接流程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
11.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
1.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
2.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
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
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
5.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
6.传送心电图等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
7.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
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
(一)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2.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
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
2.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
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物至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确定;
4.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5.迅速评估早期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内科会诊确定再灌注治疗方案;
6.签署知情同意书,一键启动导管室,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导管室行急诊PCI治疗,或送至重症监护室溶栓治疗;
7.避免在家属谈话和知情同意书签署、办理住院手续方面延误手术时机,手术及住院手续同时办理;
8.保守治疗患者送至重症监护室。
(三)考核要点。
1.STEMI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
2.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间,及首份心电图小于10分钟的比例;
3.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早期给予合理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比例;
4.心血管内科会诊到达时间;
5.急诊科救治时间。
6.平均启动再灌注治疗的时间。
三、不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
(一)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2.确认/排除STEMI诊断;
3.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并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
2.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
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无禁忌STEMI确诊患者,补充给予负荷量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600mg或替格瑞洛180mg,具体剂量根据早期再灌注治疗方式确定;
4.吸氧、心电监护、药物等其他对症急救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5.根据患者病情,择机转运患者至可行PCI医院:
(1)如预计首次医疗接触时间(FMC)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120分钟时,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
(2)如预计FMC至PCI靶血管开通的时间延迟大于120分钟,迅速评估溶栓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指征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急诊或按照转运预案转运患者至重症医学科溶栓治疗后,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应立即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
(3)合并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无论时间延误,尽早转运PCI。
(三)考核要点。
1.STEMI患者就诊途径及比例;
2.入院到首份心电图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