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特点及分析.doc

发布:2017-11-25约5.5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 PAGE 8 — 江苏省居民收入结构变化特点及分析 江苏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按照“统筹发展、兼顾利益、重在建设”的思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在增加社会总财富的基础上将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虽然江苏城乡收入差异已连续八年在全国各省区中保持最小,但总体上看,居民收入差异仍在扩大。在推进富民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消除收入中的不公平现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值得关注。 一、江苏省居民收入现状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性收入增长强劲 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经历过“八五”时期的高速增长和“九五”期间的快速回落后,“十五”期间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继续保持14.3%的两位数增长,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4.26元。从收入结构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受政策激励、就业观念转变以及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个私经济日趋壮大,自主创业日益活跃,由此产生的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其增速达22.5%,在收入的四项组成中名列第一,有望成为江苏居民增收的强劲增长极。二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大幅提高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提高加强了工资性收入的基础地位。三是随着公共财政支出的加大、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公积金、养老金、离退休金的不断提高,人均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增速达15.4%,仅次于经营性收入。四是随着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居民投资理念的更新,财产性收入呈现多元化。其中股市和基金市场的火热带动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但是对增收的拉动作用并不是很大。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1: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及增速 工薪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养老金和离退休金 人均金额 8337.56 1259.8 259 4227.9 3361.8 增速 13.1% 22.5% 8% 15.4% 17% 注:各项增速来源于江苏统计信息网,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养老金、离退休金的人均金额来自新华报业网,工薪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根据增速和2005年数据测算。 (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本地务工收入贡献度明显提高 “八五”至“九五”初期,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在较低基数上呈现高速增长,年递增21.1%,1997年到2000年收入增幅快速回落。在“三农”问题得到进一步重视、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措施力度加大的情况下,江苏省农民收入增幅自2001起逐渐回升,2006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3元,增长速度提高至10.2%,在苏粤鲁经济三强中,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首。从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005年的52.8%提高至2006年的52.9%,继续保持主体地位,其中本地务工收入贡献度由2005年的44.9%提高到2006年的53.9%,非农产业收入增长加快,增速达17.8%;家庭经营性收入贡献度明显降低,由2005年的40.3%下降至39.6%,但由于江苏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种植业基础地位增强,来自于一产收入的贡献度略有提高;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小幅提高至7.5%。 表格 SEQ 表格 \* ARABIC 2: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 收入 本地务工收入 一产收入 金额 3076元 1659元 2300元 1419元 437元 占比 52.9% 53.9% 39.6% 61.7% 7.5%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报业网。 二、收入分配的特征分析 (一)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与经济增长并不协调 由于各项富民政策的落实,“八五”时期以来居民收入基本保持了稳定较快的增长。2004-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仍然滞后于经济增长。“十五”时期,全省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5%和6.1%(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分别比人均GDP增速低0.9个和6.3个百分点;2006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和8.4%,比人均GDP增长低1.5个和5.6个百分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十分协调,并且经济增长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弱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 (二)城镇居民贫富差异扩大,对收入总差异影响最大 国际上一般认为基尼系数位于0.2-0.4之间较为合理,而2005年江苏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扩大幅度达22.9%,由2004年的0.35上升至0.43,突破0.4,显示出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显著。2006年,江苏10%的城镇最低收入组家庭和10%的最高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