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6的乘法口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册
1.经历6的乘法口诀产生的过程,掌握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正确的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学生推理的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了1到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好吗?看式子说得数,并说说应用了哪句口诀。
? 3×5???????5×5???? 4×2??? ?4×5? 5×3
2+2+2+2+2? ? 3+3+3 4+4+4?
小结:同学们算的又对又快。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引出对1到5的乘法口诀的回顾,并为本节课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入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玩具,你认识吗?(出示沙包)
2.搜集信息
谈话:沙包游戏非常有趣,大家都很喜欢,有一个名叫凯蒂的外国小朋友也很喜欢中国的沙包,现在她正在小红家学做沙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信息图)仔细观察,小红家都有什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
预设2:墙上有2串纸鹤,每串6个。
预设3:桌子上有4摞纸杯,有3摞每摞6个,有1摞2个
3.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1:缝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预设2:墙上一共挂着多少个纸鹤?
预设3: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设计意图:创设缝制沙包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再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学习6的乘法口诀。
1.学习编写6的乘法口诀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凯蒂看到大家这么聪明,她想请你们帮忙算算,缝6个沙包要用多少块布?应该怎样列式?
预设1:6+6+6+6+6+6=?
预设2:6×6=?
追问:1个沙包6块布,是1个6;2个沙包12块布,是几个6?那么3个沙包?4个?5个?6个?你能把这首儿歌填写完整吗?(课件出示儿歌)
1个沙包6 块布 1 个6
2个沙包块布 ( )个6
3个沙包( )块布 ( )个6
4个沙包( )块布 ( )个6
5个沙包( )块布 ( )个6
6个沙包( )块布 ( )个6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预设1:一句比一句多6。
追问:这位同学说“一句比一句多6”,你有意见吗?
预设2:下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上一句的得数多6。
预设3:6的口诀是按一二三四五六排列的。
预设4:口诀里的第二个字都是六,6的乘法口诀共有6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6,后半句都表示得数。
谈话:你能用今天学的口诀解决这俩个问题吗?该怎样列式?运用那句口诀?
预设1:6×2=12(米)
预设2:4×6=24(幅)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找准信息,想清楚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6的乘法口诀,并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练习的层次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借练习以提高水平。】
五、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从学到的知识、获得的方法和学习的感受三个方面全面总结,先自己想想,再同桌说说,然后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学习收获,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 墙上有2串纸鹤,每串6个,
缝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墙上一共挂着多少个纸鹤?
6×6=36(块) 2×6=12(个)
桌子上有4摞纸杯,有3摞每摞6个,有1摞2个,
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3×6=18(个) 3×6+2=20(个)
18+2=20(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