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发布:2017-02-06约4.8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1)化学复习提纲(文科)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规则 要做到实验安全,要注意以下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会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看课本P4的图片标志) 〖典型例题〗: 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B ) A .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氯化钠—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 二、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 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蒸发 A、过滤是分离 不 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 如:粗盐提纯(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等。 B、过滤作用: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 C、实验用品: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D、操作: 1、 溶解 2、 过滤 3、 蒸发结晶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 ?过滤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 漏斗内壁 ;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 漏斗 边缘 ②滤液液面稍低于 滤纸 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 玻璃棒 ②玻璃棒轻靠 三层滤纸 一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 烧杯内壁 。 蒸发 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 搅 拌 ,以免 液滴飞溅出来 ; ②当出现 大量晶体析出 时就应停止加热。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 坩埚钳 夹持,后放在 铁架台的铁圈 上; ④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 三分之二 。 2、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蒸馏 A、蒸馏是利用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或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志 ,从而进行混合物分离一种方法。 如: 石油的分馏 海水的淡化 蒸馏水的制取 B、实验用品: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碎瓷片、单孔橡胶塞、橡胶软导管 C、 冷凝水的流向: 下进上出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防止液体暴沸 补充:温度计的位置 水银球部分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萃取和分液 萃取是 利用某种物质(即某溶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的物理性质来达到分离该物质(即溶质) 的一种物理分离提纯方法,没有化学变化。 应用如:从 碘水中 提纯 碘 。 萃取剂的选择: 与原溶剂不互溶,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 溶质转移方向:从溶解度较 小 的溶剂中自发转移到溶解度较 大 的溶剂中。 酒精不能用作碘水中碘单质的萃取剂的原因: 酒精能与水互溶 。 B、分液是将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 C、实验用品: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 D、步骤:1、 混合振荡 2、 静置分层 3、 分液 E、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使玻璃塞上的凹槽不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②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 ④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F、分液的操作方法: ①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 ③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 ④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时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可使上层液体流出; ⑤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4、物质的检验(硫酸盐) 试样溶解配制成溶液先滴加稀盐酸(排除Ag+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再滴加 BaCl2 溶液 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离子方程式 按照上例写出可溶性氯化物、碳酸盐中离子的检验: 粗盐的提纯 粗盐水溶液中有哪些离子Ca2+ Mg2+ SO42- Cl- Na+ 其中哪些是杂质Ca2+ Mg2+ SO42- 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 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 除杂试剂的选择原则:①生成杂质与被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