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展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的必要性及意义.doc

发布:2018-01-30约2.8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开展学龄前儿童弱视筛查的必要性及意义 陈晓军(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眼科 041000) 【中图分类号】R77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070-02 【摘要】目的 了解我市及周边各县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同时开展眼健康知识宣教.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视力,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视力le;0.9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视力le;0.8者定为弱视。结果 检查825人,弱视36人,患病率为4.36%。通过此次调查,新发现的弱视人数为24人,占弱视人数的66.67%。结论 广泛进行弱视的危害和防治知识的宣传,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普查,对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弱视 卫生宣教 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觉功能的常见疾病,患病率为2%~4%。是由于出生早期(视觉发育关键期),屈光参差、高度双眼屈光不正、形觉剥夺或斜视等异常视觉引起的[1]。临床研究表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易发生弱视,故对已发生弱视儿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制定有科学依据的群体防治措施,对三年来前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主诉不同)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弱视调查,并在调查中开展弱视防治的卫生宣教,现将调查结果及宣教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三年来(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市区及周边各县因不同主诉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幼儿园及小学的学前班儿童,825名,3—8岁,进行视力普查,其中男419人,女406人。 1.2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裸眼视力低于0.9者,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3次/d,连续3天,第四天用日本Canon自动验光仪进行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排除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le;0.8者定为弱视[2]。矫正视力0.6-0.8者,为轻度弱视,0.2-0.5为中度弱视,le;0.1为重度弱视。 2.结果 825名受检儿童中,36人59眼确诊为弱视,弱视患病率为4.36%,其中双眼弱视23人,单眼弱视13人。受检男性419人,弱视18人,患病率为4.29%,受检女性406人,弱视18人,患病率为4.43%,男女弱视患病率相近。因为筛查的是来眼科门诊就诊患儿,虽是主诉不同,但主诉视力不佳者较多,因此弱视筛出率较正常几率高。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已被确诊为弱视并已接受治疗的为12例,占弱视人数的33.33%,通过此次调查,新发现的弱视人数为24人,占弱视人数的66.67%。 3.宣教内容 3.1弱视对儿童视力的危害 弱视患者不仅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正常而且没有良好的双眼单视功能及立体视觉[3],很难适应高科技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高级视觉功能,无法从事精细工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不仅影响外观,且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停顿发育或废用性视力下降,日后即使戴上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所以家长切勿认为弱视不是病,长大了就会好的幻想,这样会延误治疗,影响治疗效果。 3.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弱视的关键 弱视发生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人类视觉发育的关键期是自出生至3岁,敏感期为出生至12岁,在此时期,弱视患儿经积极恰当的治疗,视力可恢复,一旦超过这一阶段,弱视治疗将非常困难[4],由于视觉发育的可塑性与年龄呈负相关,治疗弱视年龄越小越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成功治疗弱视的关键。应定期对幼儿进行视力普查,督促弱视患儿及早治疗,并给以重点监测,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3.3准确的屈光检查和坚持配带眼镜对诊断弱视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各类型弱视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占首位,且以轻度弱视为主,屈光参差性弱视次之,中重度弱视均为屈光度较大或屈光参差较大的患者,由于幼儿处于双眼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远视、近视、散光及屈光参差未经矫正,外界物象不能清楚成像于黄斑中心凹易形成弱视[5],所以,准确的屈光检查和配镜对诊断弱视和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3.4 斜视性弱视应早期治疗,以建立正常的双眼视 斜视是导致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斜视造成的弱视,重度弱视占人数较多。本次调查的5例斜视性弱视有4例为内斜视,1例为外斜视,内斜视患者屈光状态均为中高度远视。这类患儿多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应及早验光,全矫配镜,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大多数患儿弱视可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