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 雷正光 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所 期待解决的问题 什么样的课程是“精品课程”。 为什么要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如何实施“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的界定 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理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职教特色,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辐射推广作用,对学生就业与生涯发展有重要价值的优秀课程。 精品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一流教学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条件、一流教学管理、一流教学质量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课改的后续研究。 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课改深化的重点要素。 精品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精品课程建设是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深化课改、打造品牌、示范引领、全面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符合学校本身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校园文化、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必须以专业教学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具有成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积累; 必须充分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汇集“做中学、做中教”典型教学范例,有利任务引领课程实施和资源共享; 必须与培育“双师型”教师团队结合; 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结合; 与优化实验、实训条件结合; 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1.以任务引领为导向 要突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以任务引领、项目驱动、能力本位、职业导向为基本理念进行开发与建设,并把这些理念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施模式等方面形成本课程所特有的课程思想。 2.以资源建设为中心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的是推动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实施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形态的形成。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课程资源建设为核心,通过系统、完整、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任务引领型课程在教学层面的落实。 3.以质量提高为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既要以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更要致力于优化实际教学过程。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要本着务实的精神,以对学习论、教学论、课程论等相关前沿理论研究为基础,科学地思考所建课程的具体问题,实事就是地进行建设。 2.职业性原则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系统性原则 要形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材、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评价方案等在内的,教学实施所需要的完整课程资源。围绕教学需要,对课程资源整体地进行规划、设计与开发。 4.一致性原则 要以工作任务、教学项目为载体,有序地规划各项目实施教学时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各类教学资源要保持内在结构的一致性,能够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完整的课程资源体系。 5.创新性原则 要努力突破传统的资源模式,创造性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出有理念、有新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尤其要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基本要素 括教学团队、教学文件、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典型案例等教学资源要素。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创新等技术要素。 精品课程的这些要素通过校园网及互联网来呈现,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 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内容 教学文件建设 课程教材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实施条件建设 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精品课程建设的七个主要内容 教学文件是指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授课计划等。 三、教学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教学团队建设,要造就名师,培养领军人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要求双师型教师担任主讲。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要突出“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 要编制教案(全套电子教案)。 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课录像不少于三次课,以充分反映实际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过程的优化,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水平和风范。 六、教学模式建设 积极改变以课堂和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按照工作过程和生产服务一线的实际设计教学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要服务于能力的构建。 七、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指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课程质量的督导和监控,如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和领导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等。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改变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内部评价方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