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文字_汉字概说.ppt

发布:2017-04-25约2.64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概说; 二、什么是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殷商的甲骨文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三、汉字的产生 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圣人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 结绳说 手势语 ;四、汉字的特点 从书写符号看是表意文字(非字母文字)。 从汉字跟汉语的关系看,是语素文字(汉字大多是记录语素的,造字之初更是如此。如黄河、长江)。 从字的构成看,是意音文字(90%是形声字)。 五、汉字的作用 历史、现实、国际、国内 思考与练习]见题库三之练习一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古文字阶段(象形) (殷商)甲—(西周)金文—(春秋战国)大篆(籀文、石鼓文)—(秦)小篆 龟甲、兽甲 青铜器 《史籀篇》鼓形石 重要意义: 整理、简化 标志统一 今文字阶段(不象形) ——(汉代)隶书——(汉魏)草书、楷书、行书 古今文字的主要差别 古:象形文字、绘画式线条、体形均繁 今:不象形符号、基本笔画、体形均简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偏旁。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偏旁则是构成汉字的预制件。 1.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与线,分为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 2.偏旁与部首 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现代偏旁分为成字和不成字偏旁。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二 笔顺 笔顺是指笔画书写时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基本原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注意一些特殊字的笔顺。 ;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对汉字的构造方式,传统上有“六书”之说。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在此着重介绍造字法。 ;1.象形(独体) 许慎:“随体诘屈,画成其物。”象形即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字源自图画,但与图画有本质的区别。象形字是汉字的先行者,构成了汉字的基础。汉字的部首基本是象形字。 象形法的缺陷:复杂的事物难以象形、抽象的事物无法象形、近似的事物不便区别。 由于汉字形体的变迁,绝大部分的象形字已丧失象形的意味,只有极少数的字如“井、田、伞、雨、网”等尚依稀可辨。 ;2.指事(独体)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的造字法。指事法的优势是可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 单纯指事字:上、下、八、丩。 由象形字加提示性符号而成的指事字:亦、本、末、刃、甘。 由象形字变换形体的方向或位置而成:交、尸、县(悬)。 指事法的缺陷:不能大量造字。 现代指事字:卡、乒、乓。 ;3.会意(合体)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会意就是几个偏旁合成为一个新字的方法,新字的意义由偏旁融汇而成。会意建立在人们的联想和推理的基础上。 《鸡肋编》卷上:“广南俚俗多撰字画,以父子为恩,大坐为稳,不長为矮,如此甚众。” 异文会意:析、采、休、伐、杲、杳、寒、暴。 同文会意:炎、焱;从、众;犇;淼。 对文会意:北、非。 ;4.形声(合体)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由表字义类属的形旁(义符)和表读音的声旁组成新字的方法即为形声。形声既表音又表意,兼得二者之妙,具有极高的能产性,甲骨文仅20%的形声字,现代汉字则占90%以上。 省形字:亭、考、屦、屐。 省声字:炊(吹)、窦(渎)、船(铅)、疫(役)、绳(蝇)。 亦声字:功、娶、驷、裏。 右文说:胯、挎、跨、刳、垮、袴;苞、胞、饱、雹、龅、泡、疱。 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外形内声、外声内形。 特殊位置的形声字:疆、旗、荆、颖、修。 声旁的作用(显示字音的信息)和局限性(25%的成功率)。 形旁的作用(语言化石)和局限性(落伍于时代)。 ; [思考与练习] 见题库三之练习三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二、汉字的整理 (一)简化笔画 (1)简化部件 (2)同音或异音代替 (3)草书楷化 (4)换用简单的符号 (5)保留特征或轮廓 (6)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二)精简字数 ;;第五节 规范使用汉字 ;一、现代汉字标准化概况;;2、建国以来的汉字标准化工作;1955年:文改会编印《通用字表(初稿)》,收字5709个; 定形 是指规定现代汉语用字的标准字形 A:整理异体字 1995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