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李东垣脾胃病学说的理解.pdf

发布:2017-07-21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学术研究 ·245· 对李东垣脾胃病学说的理解 马玉琛 I摘要】 学习李东垣脾胃论,对中医脾胃病有所体会:一、东垣归纳了脾胃有受纳五味、腐熟 永谷、化生精徽、传导糟粕、升运营养等五个方面的功能。=、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怒、优、 恐”为脾胃病的主要病因,并常在共同的作用下作导致脾胃病的发生。三、论述了上述病因导致脾胃 病的机理。其中对内经)。至面不至。是为不及,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也”的论述,进行创造 性的发挥,论述了气候异常导致脾胃病的过程,具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四、总结东垣脾胃病有:五谷不 纳、水湿不运、糟粕不传、清阳不升、元气不足、卫气不同、宗气不充、营血不盈、筋骨不坚、经隧不畅、九 窍不利、四肢不用等十--I方面的临床表现,其中,清阳不升,谷气下流,。精神少而生大热”的观点, 是东垣的伟大创造。五、东垣脾胃病的含义:不但包括脾胃虚弱或功能失调,也包括了其他脏腑及气 血功能不同程度的减弱及功能紊乱的一部分表现。六、阐述了脾胃病对其他脏腑的影响的表现和机 理。认为。诸病从脾胃而生。,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筋脉络受病的—个重要病因是脾胃病。七、结论: 调理脾胃对全身各个脏腑气血经络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李东垣脾胃脾胃病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李东垣,阐发素问“土 脾胃具有传导糟粕的功能(即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 者生万物”的理论,刨“脾胃论”学说,成“金元四大 排泄功能)。 家”补土派的代表。所著脾胃论,集中反映了他的 1.5升运营养 根据(灵枢·五癃津液别篇: “脾胃论”思想。笔者结合对内经的重读,学习脾 “水谷人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 胃论),对东垣脾胃病的内容有所感悟,赘述如下。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门脉系 1脾胃的功能 统?J,淫气于筋;食气人胃,浊气归心(下腔静脉人 在脾胃论中,东垣依据内径的论述,归纳右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循 了脾胃的功能。 环?),肺朝百脉(体循环?),输精于皮毛”,灵枢· 1.1受纳五昧引素问·海论篇:“胃者水谷之决气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海”,“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等论 若雾露之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功能?)等论述,强 述,强调胃是受纳饮食的器官(即现代医学胃肠道 调在脾胃的作用下,被化生为精微的物质被运送到 容纳食物的功能)。 全身(即现代医学营养吸收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的 1.2腐熟水谷秉承内经思想,东垣明确指出:过程,不但包含了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也包含了血 “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即现代医学 液循环系统的一些功能)。 胃肠道消化食物的功能)。 2脾胃病的病因 1.3化生精微 引素问·营卫生会篇:“中焦 发挥内径的理论,东垣认为:“故夫饮食失 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 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伤 粕、蒸津液、化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 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盛则乘其土 生身,莫贵于此”的论述。说明了脾胃化生精微的 位,此所以病也”。说明:一、饮食失节,外感六淫。 作用及重要性(亦为现代医学胃肠道消化食物的功 内伤七情,是脾胃病产生的三个最主要原因;二、这 能)。 三个原因皆可损伤脾胃,但常在共同的作用下作导 致脾胃病的发生o 1.4传导j瞳粕引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 3脾胃病的病机 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人出者也”等论述,说明了 东垣论述了上述病因导致脾胃病的过程和机 理。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3.1饮食失节东垣日:“饮食不节”,则“损其胃 ·24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