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电学9-12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标 3.在“研究电磁铁”的实验中,我们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我们的做法是:将匝数不同的两个线圈进行串联,以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再比较两个铁钉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如果我们研究其磁性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我们就可以只研究A或B,以控制它们的匝数相同,改变电流的大小,比较其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在本实验中,我们同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两种探究方法。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57 透析电磁波 (1)产生:____________周围产生电磁波。 (2)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概念:电磁波的频率等于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是电磁波的波长,用λ表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______________。 关系:波速=波长×频率,写成公式为________。 变化的电流 赫兹 Hz 3.0×108 m/s c=λf ·新课标 (3)各种光都是电磁波,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无线电波;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4)探究电磁波:电磁波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但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转换法来认识: ①收音机检验法:打开收音机,转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放在其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摩擦,从收音机中会听到“咔咔”的声响。说明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 ②干扰法:“干扰”现象说明电磁波的存在; ③真空罩法:用真空罩探究电磁波的传播,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电磁波与声波的根本区别。 1.图K20-1中的电器工作时,与电磁波应用有关的是 ( ) 针对训练 ·新课标 C ·新课标 2.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B.移动电话只能接收电磁波,不能发射电磁波 C.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D.无线电波中,长波的频率小于短波的频率 3.热心读者通过手机与记者交流时是靠________传递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m/s。 B 电磁波 3×108 考点梳理 ·新课标 考点58 信息的传递 1.电话 构成: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作用:话筒将____信号转化为____信号,听筒将____信号转化为____信号,听筒与对方的话筒是串联的。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信号的发射:①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②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使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③通过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话筒 听筒 声 电 电 声 ·新课标 信号的接收:①利用天线接收电磁波;②利用收音机调谐器接收;③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入扬声器;④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3.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它的发射频率不高,灵敏度不高,所以要靠基地台进行转接。 ·新课标 4.信息之路 微波通信:微波频率高,可以传递更多信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要通过很多中继站才能把信息传到远方。 卫星通信: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用三颗通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载体是激光,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好,保密性强。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利用因特网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针对训练 ·新课标 1.华人科学家高锟以“涉及光纤传输的突破性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在光纤中是沿中轴线直线传播的 B.光纤通信与有线通信一样,都需要金属导线 C.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导线”是“光导纤维” D.光纤通信中传播的物质“光”不是电磁波 C [解析] 光纤通信是光经过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不需要金属导线,故A、B错误;光是电磁波,故D错误;选C。 ·新课标 2.观众在家中选择不同频道观看电视直播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B.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D ·新课标 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在干电池的负极上,用另一端时断时续地接触干电池的正极时,旁边的收音机就会在导线接触或离开正极时,同步地发出嚓嚓声,这说明电流变化会激起电磁波。这就类似于平静的水面上,投一颗小石子会激起水波。 针对训练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