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ppt

发布:2016-04-05约3.33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电学实验 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探究欧姆定律) 电阻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 测量小灯泡(定值电阻)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专题复习目标 1、会画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功率的电路图及会连实物图。 2、回忆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3、会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重点:1、 画电路图、连实物电路 2、分析数据的过程及方法 R0 C P D A B S A 实验一:探究欧姆定律 电路图: 实物图: 探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数 R / Ω I / A 1 2 3 1、连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 2、换接其他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方法与步骤: 实验次数 U / V I / A 1 2 3 探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阻R= Ω 电压U= V 实验次数 电阻R=10Ω U / V I / A 1 1 0.1 2 2 0.2 3 3 0.3 图像 结论 实验次数 电压U=3V R / Ω I / A 1 5 0.6 2 10 0.3 3 15 0.2 图像 结论 表一:探究 I 跟 U 关系 表二:探究 I 跟 R 关系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根据两个表格的实验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 I/A U/ V 0.1 0.2 0.3 1 2 3 I/A R/ Ω 0.2 0.3 0.6 5 10 15 0 0 3、从以上实验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电流、电压、 电阻的关系为: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4、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 I=U/R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1、小明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用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指针超过量程,若电路各部分都正常无损,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若发现指针左偏,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2、如果他想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先后用了10Ω、20Ω、30Ω三只电阻,则他还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 ,从而保 ,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变大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的量程太小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达标练习一: R0 C P D A B S A 实验二:伏安法测电阻 1、测定值电阻: 2、测灯泡电阻: L 实验原理: 次数 1 2 3 U/v I/V R/Ω 图像 结论 表一 测定值电阻 次数 1 2 3 U/v I/A R/Ω 图像 结论 表二 测小灯泡的电阻 电阻的阻值不随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以下两个表格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R/Ω U/V I/A U/v 0 R/Ω I/A 1 0.1 10 2 0.2 3 0.3 10 10 10 R/Ω 4.4 0.18 1.0 0.20 2.1 0.30 0.8 5.0 7.0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分别是: 1、在测定值电阻时: 2、在测灯泡电阻时: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有较大示数 6 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较大示数 5 滑片滑动时,灯泡不亮两表都有示数 4 滑片滑动时,灯泡亮度不变,两表示数不变 3 电表指针偏转太小(太小) 2 电表指针反偏 1 故障原因 现象 序号 电路故障分析 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灯泡断路了 滑动变阻器同时接在 了下面两个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阻值太大 灯泡短路了 电表量程选择太大了 (太小) 1、小刚同学想用伏安法测一段电阻丝R的电阻,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达标练习二: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A,电阻丝的电阻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