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14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附解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3.9.10
(必修一第1~5章)
选择题:(共60分)
1.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 2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 548。那么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4条 B.6条 C.8条 D.16条
2.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3.如图是生物体内的核苷酸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是五碳糖
B.m是含氮碱基
C.在SARS病毒中a有2种
D.若a 为核糖,则b代表核糖核苷酸
4.某同学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这说明( )
A.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细胞 B.细胞液的溶质透出细胞
C.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 B.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成熟的分泌蛋白
6.下列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较多的是
A.红细胞 B.胰岛细胞 C.汗腺细胞 D.人体生发层细胞
7.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选择透过性 B.内吞和外排 C.保护作用 D.主动运输
8.浸泡在一定浓度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
9.如右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开始时,漏斗颈内的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同。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漏斗颈内的液面下降 ②漏斗颈内的液面上升 ③烧杯内的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液变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如图中Ⅰ~Ⅲ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图中均有主动运输 B.所有图中均有被动运输
C.图Ⅰ、Ⅱ和Ⅲ可表示自由扩散 D.图Ⅲ中细胞内ADP含量会增加
11.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对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B.能使反应物变成更加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C.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D.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
12.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 )
AⅠ和Ⅲ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Ⅱ和Ⅳ
13.右图表示细胞中某条生化反应链,图中E1~E5代表不同 的酶,A~E代表不同的化合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E1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A的消耗速度加快
B.若E5催化的反应被抑制,则B积累到较高水平
C.若E3的催化速度比E4快,则D的产量比E多
D.若E1的催化速度比E5快,则B的产量比A多
14.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15.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则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则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16.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 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② B.实验①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 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17.下列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