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一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一、背景资料
1.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这一年,中国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2.2011年,“十二五”规划将吹响实施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望取得新突破,系列民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将牢牢把握机遇,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3。十七届五中全会集中讨论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4。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2010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回顾十一五,并提出2011年的工作部署。
二、相关知识点
1、十一五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实现,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2、什么是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3.列举党和国家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和改善民生,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4.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思想,你认为要做好哪些工作?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真正让人民当家作主。(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6)搞好医疗卫生事业。(7)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让钱包领涨 让幸福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解读
【热点点击】
材料一:温暖民生 给力幸福
跟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30大关键词情系民生
材料二:《报告》中的民生细节
1、控通胀: 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3%的目标提高了1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高了0.7个百分点。
2、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要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价。
3、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将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4、就业: 投入423亿元扶助和促进就业
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5、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将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同时还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等。
6、上学: 抓紧解决“入园难”等热点问题
将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
7、医改: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2011年要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8、房价: “双轨”供给力促理性回归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重点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