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验回顾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下)试题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窗体顶端
考试标题 《“十一五”经验回顾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 《“十一五”经验回顾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下) 倒计时 4:16 您的得分:82.86!恭喜,您通过了《“十一五”经验回顾与“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下)的考试! 一、判断题 (10 道)
1.?“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协调发展”。
正确
错误
2.?在中国第一次国民收入分配中,把劳动者的收入放到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
正确
错误
3.?“十一五”期间中国不断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整体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平稳、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正确
错误
4.?“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正确
错误
5.?中国的财政收入由“十一五”开始的3.16万亿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3万亿人民币。
正确
错误
6.?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数字化”。
正确
错误
7.?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过日本,变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正确
错误
8.?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正确
错误
9.?2009年在“十二五”规划起草的过程中,中央直接布置了30个重大课题,涉及到国务院的74个部门。
正确
错误
10.?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15 道)
1.?“十二五”规划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拐点意义,表现在()。
?A.?强调经济快速增长
?B.?强调经济降低增长
?C.?经济体制改革
?D.?更加强调经济增长的质量
2.?“十一五”期间中国新增加的就业一共增加了5771万人,有()万农民离土了。
?A.?4000
?B.?4500
?C.?5000
?D.?5500
3.?“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
?A.?有序转移
?B.?协调发展
?C.?快速发展
?D.?结构调账
4.?2010年2月至8月,6个月时间内共召开了()次起草小组会议,提出130多条建议,吸收60多条。
?A.?6
?B.?9
?C.?15
?D.?19
5.?“十二五”规划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这句话所指的是()。
?A.?农村经济改革
?B.?农村政府体制改革
?C.?农村金融改革
?D.?城乡改革
6.?九十年代的中国在第一次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是53.4%,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将近达到()。
?A.?55%
?B.?60%
?C.?68%
?D.?74%
7.?中国要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改变政府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提高政府对社会的回应能力,提高政府的()。
?A.?执政为民能力
?B.?依法治国能力
?C.?公共服务能力
?D.?社会管理能力
8.?2010年全世界经济总量达到了()万亿美元,世界经济平均增长了4.8%
?A.?49.67
?B.?55.37
?C.?61.96
?D.?72.35
9.?中国的“世界加工厂”是一个世界产业()的加工厂。
?A.?轻工业制造
?B.?低端制造
?C.?高端制造
?D.?食品制造
10.?中国在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中,网络参与、网络民主、网络监督属于()。
?A.?虚拟政府
?B.?政府信息化建设
?C.?民主政治
?D.?动员公民广泛参与
11.?2010年的4月下旬,起草小组组成的()小组,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并且召开相关的座谈会。
?A.?6个
?B.?8个
?C.?12个
?D.?16个
12.?“十二五”是中国改革发展实现历史转折的关节点,也是()与改革的历史起点。
?A.?经济结构调整
?B.?经济体制调整
?C.?第一次转型
?D.?第二次转型
13.?“十二五”规划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
?A.?城乡一体化
?B.?主体功能区建设
?C.?全面小康
?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4.?“十二五”时期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将呈()。
?A.?刚性增长
?B.?快速增长
?C.?缓慢增长
?D.?渐进增长
15.?“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不能再用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推进经济增长,要着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由速度型增长转向()型增长。
?A.?结构优化
?B.?稳定增长
?C.?质量
?D.?标准
三、多选题 (10 道)
1.?“十二五”期间经
显示全部